新浪陕西 城市频道

新浪陕西携手微博大V探访朱鹮之乡洋县

新浪陕西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9月26日,新浪陕西携手数名微博大V前往朱鹮之乡汉中洋县参加#看朱鹮游洋县#主题活动。

洋,在古代是个吉祥字,《尔雅。释诂》中说,“洋,多也。”其义又引申为“广”、“水盛”;《诗经》中有“万舞洋洋”等诗句。可见,“洋”代表着阔大恢宏,广盛丰茂。

古代洋县不叫这个名字,而叫“洋州”。在洋县中学对面立着一个牌楼,上面写着“古洋州”,能在县名前加“古”的,一定很有历史。

周、秦、汉时洋县所属地带归梁州管辖,西魏废帝二年始建洋州,明洪武三年,才改洋州为洋县,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建制历史。

历史上,由于大山阻隔,外面的纷争很少涉及这里,洋县成为了一处“世外桃源”。每遇战乱,关中大批难民,名门望族就纷纷沿着傥骆道举族南迁。明末动乱时,武功、兴平、周至、户县一带迁移洋县人数最多。所以今天在汉中市所属的11个县区中,唯独洋县方言接近关中话,秦腔在洋县也颇受群众喜爱。

洋县拥有很多文物遗存。有这样一句民谣:“洋县有座荸荠塔,离天只有二尺八”,这句民谣中的荸荠塔说的是矗立在县城中心的开明寺塔。塔呈荸荠状,玲珑典雅,亭亭玉立,建于唐代开元盛世年间,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了。

明万历年间的智果寺藏经楼至今尚存,曾珍藏过大明皇家颁赐的大藏经4139卷。这些经书,是我国现存佛经珍品,实属中外罕见,令人叹为观止。

在县城东10公里的龙亭镇,有举世闻名的造纸术发明者、汉龙亭侯蔡伦的封地和葬地,如今这里还保存着始建于东汉,重建于明代的蔡伦墓祠和当代拓建的蔡伦纸史博物馆,每年都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慕名而来,拜谒瞻仰。

今天的洋县又多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朱鹮之乡”。#世界珍禽陕西朱鹮# 朱鹮是国际珍稀保护鸟类,自古被人们视为“吉祥之鸟”。上世纪80年代,由于人类社会工业化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朱鹮在各国相继灭绝。1981年,中国科学家在陕西洋县意外发现了7只野生朱鹮,一个偏居西北内陆、默默无闻的小县,以她宽广的胸怀容纳、保留下了一个稀有物种的基因。世界朱鹮保护大幕也由此拉开。洋县现在是世界珍禽朱鹮的唯一野生栖息地和人工饲养种源地。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