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城市频道

八载砥砺初心如磐 阔步前行向未来——写在秦农银行成立八周年之际

新浪陕西城市频道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本文来源:陕西日报 5月27日 4版)

乘风破浪,逐梦前行。秦农银行在迈向建设全国一流农商银行的宏伟征程中迎来了八周岁生日。

八年来,秦农银行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固守本源,上下同欲,久久为功,将秦农血脉熔铸于三秦大地,助力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八年来,秦农银行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紧扣陕西经济发展脉搏,以“金融活水”助力经济发展,用暖心之举服务百姓民生,成为“金融陕军”的重要力量。

截至2023年3月末,资产总额达4263亿元,各项存款3097亿元,各项贷款2246亿元,总资产规模位居全国农商银行前列。

2021年秦农银行与十四运会组委会签订协议,成为十四运会独家供应商,入围2022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在2022陕西百强企业排名第39位;鄠邑支行、长安支行等四家机构正式挂牌开业,全行营业网点数量450余家,稳居西安市金融机构首位……

谋定而动,蓄势待发。如今,秦农银行聚焦聚力,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的逐梦新航程,紧扣时代脉搏,怀揣创业梦想,从开业之初的布局整合融合,到调整时期的砥砺前行,再到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契合地方经济发展、彰显自身特色、经济金融融合互进的发展之路,用实干实绩交出了一份难能可贵的奋进答卷。

秦农银行综合营业科研楼。

立根铸魂 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党旗所指,心之所向。秦农银行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推动全行正风气、提士气、扬正气。全体员工凝聚在同一面旗帜下,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为切实做好全省‘三个年’活动金融服务保障工作,秦农银行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细化制定3方面16条具体措施,蓄力起跑、加速开局,奋力开创秦农银行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秦农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彬表示。

夯实信仰根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022年9月9日,秦农银行党委正式将西北第一家农信社——稻地江信用社支行授牌为行史教育基地,打造西北金融领域党建特色品牌。稻地江信用社作为西北农村金融事业的“发源地”,展现的是老一辈农村金融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扎根本土、服务人民、创建西北地区首家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光辉历程,也是弘扬和继承农村金融领域优良传统、推动新时代金融管理理念提升,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的重要载体。

与此同时,秦农银行建设行史教育基地,打造党建特色品牌,总结教育基地精神内核,展现的是秦农银行传承农村金融工作者的优良传统,为建设全国一流农商银行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力量。

聚焦主业 交出服务实体的满意答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更加坚定了秦农银行胸怀“国之大者”,锚定服务实体经济主航道的行动自觉。

在三秦大地、在西安市场,秦农银行秉承艰苦创业、锐意创新的传统,八载奋勇争先,已发展成为充满活力的现代商业银行。

——勇担金融使命,助力秦创原建设。“金融是秦创原发展的重要因素,秦创原的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未来我行将以更高质量、更具个性化的专业高效金融服务,服务好秦创原的科创企业,与科创企业互利共赢。”秦农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丰富特色信贷产品、设立专营业务机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共建投贷联动生态圈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支持秦创原科技园区建设,保障秦创原内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项目,满足秦创原多样化金融需求。截至2023年3月末,秦农银行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贷款突破70亿元。

——落实财政政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金融动能,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地方金融的主力军,秦农银行奋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充分运用法人机构决策链条短、审批速度快的优势,积极参与省内立体交通、城市更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如西安城市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西延高铁等项目,实现实体贷款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秦农银行2022年累计投放实体贷款达770亿元,实体贷款累计投放量、较年初增量及增速均为历年来同期增长之最。

——践行社会责任,支持农村新业态发展。秦农银行加快“石榴贷”“猕猴桃冷库贷”“甜瓜贷”等特色产品研发推广,加大对爱菊粮油、格润牧业、正能农牧等优质省市涉农企业的授信支持,基本完成西安市80万农户信用等级评价暨网贷系统建设,投放涉农贷款基本满足辖区“三农”发展资金需求,同时着力拓宽普惠金融服务渠道,加快实施小微产品科技赋能。

——坚持绿色发展,绘制三秦“绿色画卷”。“秦农银行高度重视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产品体系覆盖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租赁、绿色理财、绿色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实现全产品、全链条支持绿色发展。”秦农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些年来,秦农银行抢抓绿色信贷业务,持续优化绿色信贷布局,明确支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2022年12月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76亿元,较年初净增26亿元,增幅达52%,绿色信贷业务实现突破发展。目前,秦农银行成功发行20亿元绿色债券,是陕西省首家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地方法人机构。

普惠担当 情系民生践行金融使命

聚焦国家战略是秦农银行主动扛起的责任担当,发展普惠金融则是秦农人坚守的民生情怀。

秦农银行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家国情怀早已深入骨髓。八年来,“实干”二字贯穿于秦农银行发展始终。

深耕普惠金融,赋能小微企业。“秦农银行的资金支持对于我们来说是‘及时雨’,更是‘新动力’,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提及秦农银行港务支行的金融服务,西安鸿华肠衣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不已。

秦农银行快速推进“三资三化”业务,有序开展金融骨干派驻工作,创新推出“秦担贷”业务,秦农银行不断加大业务创新力度,力求扩展中小微客群覆盖面。先后推出的“复工复产贷”“秦税e贷”“龙门贷”以及区域类产品“惠商贷”“秦绿贷”“秦租贷”“冷储贷”“园区贷”等,有效满足了不同客群的融资需求。

截至目前,秦农银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400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0亿元,普惠小微企业户数突破1.6万户,全面实现“两增”目标。

完善服务体系,满足金融需求。秦农银行立足服务地方实体经济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动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创新创业等领域的融合发展,推动“银担”“银政”等多种合作创新模式,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和普惠涉农领域的支持,不断提升该行支持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能力。同时依托新一代信贷系统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逐步探索数字供应链金融,打造行业的“互联网+”模式,提升线上业务品质,推出“兴农e贷”“秦税e贷”等多款线上产品,进一步满足小微企业客户金融需求。

落实财政政策,护航数字经济。秦农银行紧密围绕国家支持普惠金融发展要求,坚持“线上+线下”双轨融合发展思路,以“扩存量、提质效、增收益、控风险”为目标,聚焦主责主业,加大普惠金融信贷投放,提升管理效能,优化资产质量。围绕产业链研究“标准化+定制化”信贷产品,研发推出“快抵贷”“秦科创”“秦商融”“秦租贷”“冷储贷”等20余款金融产品,持续为小微经营主体纾困解难,有效发挥省属金融机构普惠金融主力军作用。

聚焦重点领域,拓展服务边界。为进一步加大对秦创原科技创新平台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秦农银行采取了成立科技型支行、建立“秦创原”工作专班、匹配专营团队、制定专项授信方案和产品以及畅通绿色金融服务通道等一系列措施。目前与多家上市后备、瞪羚、专精特新等科创企业建立综合金融顾问服务关系,确保做好提供业务咨询、市场推介、融资理财等“一揽子”金融服务。牵头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吸引多方机构积极参与,逐渐形成科技金融生态圈。

厚积薄发 打造智慧金融“数字秦农”

秦农银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客户的需求在哪里,秦农银行的服务就在哪里。坚持以客为尊,以赤诚心系客户冷暖,用匠心陪伴企业成长,让万千客户体验到秦农为民的优质服务。

强化科技赋能,提升金融科技实力,以科技塑造新优势,打造垂直式服务生态,不断筑牢科技底座,打造“数字秦农”。

科技赋能,构建数字化服务新模式。借助人脸识别、电子签章等技术,当天就发放贷款;借助“大数据”技术带来“光速”信贷服务……秦农银行以金融科技手段为载体,综合运用平台、现金管理等产品,服务在陕央企、省属国企、上市公司等企业客户,促进数字金融服务与经济、政务、民生等方面深度融合。截至2022年12月末,系统平台累计授信人数达256万人,累计放款金额206亿元,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融合共赢。

智慧金融,建设“一流智慧生态银行”。秦农银行创新上线“秦担贷”业务,成功开办首批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研发房地产预售资金履约保函产品。新信贷系统、资金交易管理系统、移动营销平台等上线,大幅增强服务客户、内控管理、风险防控能力。微信银行、手机银行、个人网银上线运行,个人电子银行注册用户数达148万户。理财业务“秦丰嘉年系列”产品斩获“2022中国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行业第二届金誉奖”。

创新驱动,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我们推出了一款集时尚性、实用性及功能性于一体的全新借记卡——秦农银行‘唐卡’。以唐宫元素为主的卡面,通过传统建筑与现代英文字母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传统,创新运用。”秦农银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成功上线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5月20日,秦农银行成功接入上海票据交易所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实现票据的“找零支付”功能,持票企业可按需分包支付或融资,实现“想付多少,就付多少”。丰富票据业务功能,实现了智能提示付款,帮助企业无忧托收;新增一键秒贴功能,极大提升了贴现业务办理效率及客户服务体验,有效满足企业“短、频、快”的贴现资金需求。

同时,全方位提升了票据风险防控能力,优化了票据信息、风险提示及追索流程等多项风险控制能力,为企业开展票据业务保驾护航。

智慧金融,“数字秦农”。如今,数据驱动和科技赋能已经取得秦农银行全行上下共识,数字化经营和数字化战略的清晰目标正在稳步推进,逐步显现强大动力。

文化赋能 彰显“金融陕军”责任与担当

光荣的事业,总是在踔厉奋发中腾飞;时代的华章,总是在团结奋斗中续写。秦农银行作为陕西省属地方金融机构,深深根植陕西经济沃土,以“金融活水”润泽千企万家,以暖心服务助力百姓民生,实现规模、效益有机统一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为服务陕西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金融力量。

“秦农银行主推‘长安十二时辰’联名信用卡特有的定制化服务,让金融生活回归市井,挖掘藏匿于市井烟火中与金融相关且鲜为人知的地域文化特点,持续引发群众共鸣。秦农银行与陕西电视台合作的‘西安人的歌·跨年音乐会’播出后口碑话题持续发酵,全网总传播量逾6亿次。”这是秦农银行与陕西文旅产业同频共振的一个缩影。

陕西既是文化大省,也是文化强省。这些年来,越来越多像秦农银行一样有实力、有情怀的金融企业涌现,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为文化事业纾困解难,全心支持文化事业发展。

丝路精神薪火相传。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共建“一带一路”迎来新的契机。秦农银行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早在2017年就牵头成立陕西丝绸之路农商银行发展联盟,目前,已覆盖丝绸之路沿线19个省份,100多家大大小小的农商银行加盟,资产规模突破4万亿。联盟的成立,为“一带一路”沿线农商银行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平台,金融活力得以有效释放,服务水平得以大幅提升。

以音为桥,连接你我。在秦农银行聚力前行八周年之际,XSO西安交响乐团受邀在西安音乐厅交响大厅献演唐诗交响吟诵音乐会“长·安”暨秦农银行八周年答谢音乐会,以中国千百年的文化吟咏传承,重现大唐繁盛。

秦农银行挂牌开业至今始终将自身的经营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同频共振,以一份份硕果累累的成绩单,一系列改革发展的举措与成效,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着“秦农力量”。秦农银行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离不开广大客户的信赖。

尽管时代在变,但秦农银行的家国情怀始终未变,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初心始终未变。秦农人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共同谱写了一部应势嬗变的创业史、一部根植地方的发展史、一部担当赓续的奋斗史。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三秦大地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秦农人心怀“国之大者”,践行“秦农担当”,筑牢“发展之基”,凝聚“强核动能”,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担当,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气概,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豪情,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挑战,迈向新征程,创造新辉煌,在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勇毅前行,为美好,做更好!

(秦珂 惠通文/图)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