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城市频道

大雁塔街道荣获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乡镇(街道)

新浪陕西城市频道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关于命名第三批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乡镇(街道)的通知,大雁塔街道等40个乡镇(街道)为第三批“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乡镇(街道)”。

大雁塔街道做了啥才获此省级荣誉?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雁塔街道

大雁塔街道辖区旅游、科教资源丰富,是雁塔区十四五规划中的文商旅融合发展板块。以服务业、建筑业、商贸业为主导产业,为更好地服务企业,聚焦辖区高质量发展,大雁塔街道始终坚持首善标准,突出服务保障功能,创新招商思路。

几年来,大雁塔街道以阵地提升、队伍建设、品牌创建为抓手,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新空间,形成文化活跃大雁塔、幸福溢满乐游原的新气象,不断开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辖区西安科技大学社区获“市老年体育健身示范社区”,西影电影圈子被评为“陕西省首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街道综合文化站荣获市级优秀文化站等称号。

1

做优“两级”文化阵地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位于西延路的街道综合文化站,面积约1100平方米,内设图书阅览区、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室、书画室等10余个功能室,全部免费对外开放。从2020年起,街道累计统筹资金1000多万元,对辖区社区分批优化提升,特别是青龙、翠南、雁园、西影等社区文化设施提升改造,群众反响良好。

2

建强“三支”文化队伍

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源动力

重视基层文化骨干培育,每年组织文化专干、团队骨干参加书法、声乐、健身操等培训10余场,提升文化专干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强化文艺团队的培养。坚持以人为本、全民参与、服务全民的理念,组建文化、体育等各类团队93支,依托传统节日每年开展活动千场,形成了文化服务“雁阵效应”。加大社区自组织的孵化。按照“陪伴式成长、协助式活动、项目式接单”的思路,已孵化出“小青柠”“欢乐树”等志愿者服务队30支,发挥了文化队伍的“头雁”作用,基本形成“天天有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比赛、节节有展演”的文化新常态。

3

秉承“五个”文化坚持

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触角

坚持“文化+红色血脉”,通过看红色电影、观红色基地、听初心分享广泛开展红色文化精神系列活动,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坚持“文化+精准供给”,采取“群众点单、政府买单”的方式,每年投入约百万元,为街道、社区(村)更新图书、拓展活动空间,开办老年大学、秦腔自乐班等,提供声乐、书画、舞蹈等十几种美育课程,每年服务群众30000余人次。坚持“文化+惠民实事”,聚焦文化服务老幼,连续三年开展“青少年暑期夏令营”,以文化惠民进社区、非遗文化展、艺术导赏等开展庆祝传统节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坚持“文化+数字供给”,设置电子阅览室,满足群众在线阅读需求。开设云课堂、云讲座,让居民群众足不出户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坚持“文化+非遗传承”,邀请棉絮画、剪纸、布艺、脸谱等非遗传人进社区展示、讲授、体验非遗技艺,宣扬文化遗产保护,增强群众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达到“普及即是保护,使用亦是传承”。

4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擦亮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充分利用辖区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如大雁塔北广场音乐喷泉、雁塔国际樱花节吸引广大游客流连驻足;依托西影电影圈子,打造“图书+有声阅读+文创+党建+咖啡+共享智能音乐”的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举办首届大雁塔“邻里节”,围绕“邻里荟”“邻里香”“邻里乐”等十二个主题开展系列群众性活动,打造大雁塔街道文化名片。

奋楫扬帆新征程,踔厉奋发谱新篇。未来,大雁塔街道将继续坚持“头雁定位、塔尖标准”,以党建为引领,以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示范街道创建为抓手,全力打造服务高效、文旅融合、治理有效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街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和美好生活需要。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