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不开胸去「心病」,「拆弹专家」再续传奇

新浪陕西健康频道
关注4 月 19 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闫炀团队在麻醉手术部、心超室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完成‘微创主动脉根部替换联合二尖瓣成型术’。手术打破常规,采用经右胸肋间入路,避免胸骨断开,术中出血少,切口仅 6 cm,最大限度的减少创伤。 据科技查新,此例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完成为国内首例。

今年 52 岁的孙师傅,5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气短,伴胸痛、干咳。休息数分钟后逐渐缓解,当地医院诊断为‘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一个月前症状加重,连走几步都要停下来喘一喘。饱受病痛折磨的孙师傅辗转多地求医,效果均不尽人意,遂慕名来到西安交大一附院。
心外科团队细致评估、综合分析病情后发现,孙师傅不仅心脏瓣膜有问题,且升主动脉瘤样扩张,升主动脉内径达 54 mm(正常成人升主动脉内径小于 35 mm),无疑是在心脏内埋藏一颗隐形炸弹,如不及时拆除,随时可能因瘤体破裂而有生命危险。
专家团队反复讨论,认为必须行‘主动脉根部替换联合二尖瓣成型备置换术’,一方面清除升主动脉瘤,一方面修复病变的心脏瓣膜。同时,为避免开胸手术带来的巨大创伤,决定施行微创手术,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兼具恢复快、手术切口美观等优点。
微创主动脉根部替换术本身就是心脏外科领域一种极高难度的手术,加之患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在 6-7 cm 小切口下同时进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术联合二尖瓣成型术’,难度可想而知,对医生的眼力、手术操作技术和耐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4 月 19 日 14 时 40 分,孙师傅被接入手术室,心超室详细确定了瓣膜病变,闫炀主任主刀、麻醉手术部、体外循环全力配合。15:00,手术正式开始。建立体外循环,采用经右胸第三肋间入路逐层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小心探查二尖瓣,可见患者二尖瓣环扩大,瓣叶良好,瓣膜中心性反流。
为减少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最大限度使患者获益,术中闫主任果断施行难度系数更大的二尖瓣成型术,成型效果良好。探查主动脉瓣,瓣膜增厚,主动脉窦明显扩张,遂剔除病变主动脉瓣、植入 25 号带瓣人工血管、逐步吻合左右冠开口。无影灯下,坚定而明亮的眼神,灵巧而细致的魔术手,沉稳而默契的配合,让整个手术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21 时 14 分,历时约 6 小时,手术成功完成,术中出血仅 100 ml,术后 24 小时引流 80 ml,手术切口仅 6 cm。术后,孙师傅被送入心外 ICU 监护治疗,目前各项指标平稳,已转入普通病房进一步康复治疗。
据悉,此次‘微创主动脉根部替换联合二尖瓣成型术’是国内首例,在开创记录的同时也为此类心脏病患者提供了外科微创治疗的新路径。
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团队在闫炀主任的带领下,不断求新创新,实现了尖端技术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为无数心血管疾病患者重塑生命桥梁。心外人将在新的领域不断尝试与创新,用精湛医术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