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了解安全注射的几个关键点

新浪陕西健康频道
关注安全注射要求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实施注射操作的医护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危险及注射的废弃物不对他人造成危害。注射操作的环节有很多,我们一起来了解以下几个关键点。

物品及环境准备
治疗车物品放置: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锐器盒放置于治疗车侧面;治疗车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药物、无菌物品包装完好及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或配制好的药液需用瓶口贴进行覆盖,并在2小时内使用。无菌溶媒及配好的肝素在24小时内使用。注射器等一次性无菌物品准备充足,按照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弃要求使用,严禁多人一管、只换针头等现象出现。
环境准备:光线及空间充足,每日定期清洁消毒。
手卫生

手卫生是感染防控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措施,“手卫生5个时机”及“六步洗手法”医护人员人人知晓,遗憾的是手卫生却是临床上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安全注射过程中常常忽视的手卫生环节有:
戴手套前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手卫生
佩戴口罩前后
配药前,接触无菌物品前
给患者注射前后
皮肤消毒
正确的消毒方法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1、消毒方法:棉签蘸取消毒剂后,以注射部位和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涂擦皮肤消毒2遍,自然待干。
2、消毒范围:各种注射、针灸、诊疗性穿刺,皮肤消毒范围:≥ 5cm×5cm;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皮肤消毒范围:≥ 8cm×8cm;
中心静脉导管、PICC、植入式血管通路皮肤消毒范围直径>15cm,至少应大于敷料面积(10cmx12cm)。
注意:
消毒剂作用时间应遵循产品说明。
消毒后是自然待干,切记是自然待干,并非用干棉签擦干哦!!!
皮肤消毒后不能再用未消毒的手指触摸穿刺点!!!
防止锐器伤
锐器伤是导致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重要因素。在工作中做到安全注射还应注意:
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禁止徒手分离注射器针头。
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徒手传递针头等锐器。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必须戴手套。
正确选择和使用利器盒,利器盒大小合适,防渗漏和穿透,转运过程应密闭,避免内容物外漏。


发生锐器伤后应尽快做好“挤”“冲”“消”“报”“评”“追”。

相关无菌操作技术要求
1、规范使用注射器,严禁污染“要害部位”(红圈标注)

2、注射或穿刺时按要求使用最大无菌屏障,按照防护要求选用无菌手套、外科口罩、帽子、无菌手术衣/隔离衣、无菌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