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脏健康 从动态心电图开始

商讯
关注随着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疑似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明确诊断,特别是心绞痛和阵发性的心律失常,通过常规心电图很难检测出来,这时就需要做长时程的心电图监测,也就是动态心电图监测。
很多老年人来我院就诊时都说有过这样的情况:在家觉得胸闷、心悸、气短、乏力,部分老年人有头晕、黑蒙的症状,可是来到医院检查心脏,做心电图、心脏超声完全正常,这时候您就需要做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了。
动态心电图的作用
1。用以捕获偶发、短阵的心电异常: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不时会出现心慌、胸闷、胸痛、头昏或晕厥等疑似心脏疾病症状,但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往往查无实据而诊断困难。此时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能捕捉到常规心电图难以发现的偶发、短阵心律失常或一过性心肌缺血发作,从而使病人得到明确诊断与治疗。这是动态心电图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情况之一。
2。对心律失常的定性定量分析:对常规检查已有发现、但其性质或潜在风险尚不完全明确的一些心律失常,可借助于动态心电图检查,进一步收集大量的心电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常能明确心律失常的类型、发生频率及风险程度等。
3。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常规心电图对心肌缺血漏诊率较高。动态心电图24小时全程记录患者工作、休息、睡眠等日常活动状态下的心电变化,不仅能显著提高心肌缺血的检出率,还能显示缺血发生的时段、持续时间、出现频率、缺血程度及其与患者活动、症状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切实可靠的客观依据。
4。疗效评定:评定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药物疗效和人工心脏起搏器性能等等。
检查的注意事项
动态心电图是通过贴在病人前胸的10个电极片,将受检者24小时静息、活动等不同时间不同状态的心电波形,连续不断地记录于心电记录器中。佩戴结束后,将心电记录器储存的心电数据导入电脑,经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在佩戴心电记录器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宜动不宜静
佩戴心电记录器后,日常起居应与佩戴前一样,受检者应做适量运动。根据病情和检查目的,住院病人可慢步、上下楼等;疑心绞痛者则可选择可能诱发疾病发作的运动,以便观察运动量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关系,供医生诊断参考。不过病情严重者应遵循医生嘱咐。
2。皮肤宜干燥不宜潮湿
电极贴在前胸皮肤上经导线与记录仪相连,如果皮肤湿漉漉的,电极与皮肤的接触不良,甚至造成电极脱落,受检者只得重做。因此检查日不能洗澡、避免大量出汗。临床上常见有些受检者运动得大汗淋漓,结果不是部分电极脱落就是心电图干扰波太多无法分析。
3。远离电磁场
较早的记录仪都是用磁带记录心电波形,故磁场对此干扰颇大。虽然现在的心电记录器已为数字化的,但仍需避免强磁场干扰。
4。宜记日记
佩戴心电记录器时医生会给一张监护日志,佩戴者可将24小时内出现身体不适的时间及症状详细记录,医生就可找出此时间段的心电图有无异常变化,为医生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动态心电图作为无创的心电检查,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作为定期体检项目也可作为心血管疾病检查项目,关注心脏健康,可以从动态心电图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