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健康

【健康科普】止血血栓界的“四剑客”

新浪陕西健康频道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人体的止血与血栓平衡涉及四大系统:血管内皮系统、血小板系统、凝血系统、纤溶系统。世界人口死亡原因分析血栓是全球前三位的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脑卒中、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共同发病机制。血栓性疾病起病隐匿,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常规的实验室凝血检测项目多为基于评估出血风险的筛查项目,对于血栓性疾病、DIC和血管内皮系统受损均不能早期诊断。临床发现血栓性疾病相关症状时,为时已晚,致残或致死居高率不下。一般有经验的医生意识到血栓风险,会提前做抗凝治疗,但如调整指导临床用药止血和抗凝治疗的干预程度以及如何精准调控?检验科新开展的血栓四项(TM/TAT/PIC/t-PAIC)检测将为血栓性疾病、DIC早期诊断、溶栓治疗的再栓防治监测、以及血管内皮系统损伤的诊治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

血栓四项实验室指标

1。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TM是血管内皮分泌标志性蛋白之一,其升高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情况呈正相关。

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该指标直接反应凝血酶的生成情况,是判别凝血系统启动、协助判别临床抗凝治疗最佳时机的敏感性指标。检测TAT对诊断和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深静脉血栓(DVT)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都有重要的意义。

3。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lasmin-antiplasmin complex,PAP/α2-Plasmininhibitor-Plasmin Complex,PIC):该指标直接反映纤溶酶的生成情况,提示患者纤溶开放程度,结合TAT/PIC比值可辅助诊断原发性纤溶亢进或继发性纤溶亢进,指导临床对抗凝/抑纤治疗把控。

4。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Complex,t-PAIC):该指标既是纤溶系统的分子标志物(反映PAI-1浓度),又反映血管内皮受损程度,分别与PIC及TM联合反映内皮系统和纤溶系统紊乱情况,提示了疾病归转。

血栓四项优势

一般常规凝血项目(PT、APTT、FIB、TT)主要是判别内源性、外源性及共同途径凝血因子活性,对于凝血系统激活及血栓和止血激活的早期监测不够敏感,患者出现异常时已为中、后期。多用于出血性疾病的诊治。D-D/FDP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出现明显异常时病程已过凝血期,进展为纤溶亢进期,多用于继发性/原发性纤溶的诊断。

血栓四项(TM、TAT、PIC、tPAI-c)均在各个系统的反应起始阶段产生,可综合评估血管内皮受损情况,凝血酶、纤溶酶激活状态,能够敏感地预测血栓/出血事件发生,该指标的动态监测能够反映心脑血管疾病、创伤或大手术后、肿瘤、妊娠高凝状态以及DIC血栓形成和疾病进展,可用于血栓性及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为临床早期干预、监测溶栓疗效、调整指导临床用药治疗及改善重症患者预后提供最佳时机。

临床应用广泛

常见疑问

1。凝血和纤溶的激活,有DD和FDP还不够吗?

不够!特异性不够,灵敏度不够,假阳性多。DD和FDP如为高值,意味着纤维蛋白已经形成,而且发生了溶解,但并不代表就是血栓,感染、手术、过敏等状态都会导致二者的显著增高。凝血和纤溶指标TAT和PIC,则是检测实实在在产生的凝血和纤溶相关产物,一经激活即会产生,特异且灵敏。

2。怀疑急性血栓,初筛检测哪些项目?

可以检测TAT、PIC、DD。

3。溶栓药使用后,如何监测?溶栓治疗监测时,检测哪些项目?

溶栓给药3小时前后,纤溶系统变化明显,可达峰值,因此一方面需要监测溶栓是否有效,另外还要监测是否有出血并预防再栓的发生。溶栓治疗建议检测以下项目:TAT、PIC、TM、PT、APTT、FIB、DD以及FDP,监测频率为溶栓治疗前测1 次,溶栓治疗后3小时监测1次,24小时后再监测1次。

4.DIC早期,没有达到评分标准且疑似DIC时,检测哪些项目?

建议检测血栓四项以及PLT、FIB、FDP等。

5。肝素抗凝后,血栓四项的变化情况如何?

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后,TAT与PIC均下降明显。

6。骨科术后血栓风险评估检测哪些项目?术后监测的频次如何确定?

骨科大手术如髂关节置换等,术后8小时到24小时形成稳固止血并转变于血栓可能,应于此时间段结合病人情况应用抗凝治疗措施,并密切监测相关指标。术后建议检测血栓四项及DD,监测频率为24小时内至少监测一次,如果没有突发病情,建议一周监测3次。

7。肿瘤病人在检测血栓四项时应注意什么?

部分肿瘤病人在术后TAT和PIC与临床结果较符合,TM却一直都高于正常值。这是由于TM是细胞间黏附分子的一种,参与肿瘤细胞的产生、增殖、转移。肿瘤病人存在TM基础值就偏高,术后即使内皮损伤恢复也可能异常。有研究表明,肿瘤患者TM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和不良预后相关。

西安市第一医院检验科临检组开展血栓四项检测,检测方法为免疫化学发光法。

项目名称:血栓四项(也可单项进行检测)

标本要求:枸橼酸钠抗凝血2mL(蓝帽凝血管)

检测时间:即时检测

报告发放时间:收到标本后2小时内

咨询电话:029-87630840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