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健康

【西安市儿童医院儿医留言板】 让孩子“上吐下泻”的病毒到底是什么?

新浪陕西健康频道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今天小编在后台看到一条这样的留言

恰逢新春佳节阖家团圆之际

很多孩子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家长可能单纯认为孩子是在“吃”方面出了问题

“可能是吃多了”

“可能是吃太好了”

“可能是吃剩菜吃坏了肚子”

殊不知“病毒性肠炎”正在悄悄肆虐......

01

什么是病毒性肠炎?

病毒性肠炎是一组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病。我国将病毒性肠炎纳入法定丙类传染病管理。

Q:哪些病毒会引起病毒性肠炎?

A: 最常见的是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以下是两者的对比图。肠腺病毒、星状病毒及肠道病毒等也可引起。

Q:病毒性肠炎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A: 每年的秋冬季节都是病毒性肠炎的多发季节。患者和无症状带毒者是主要传染源,可经粪—口或口—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及接触传播,水源及食品被病毒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

02

病毒性肠炎的表现

各种病毒所致肠炎的临床表现基本类似,起病急,以腹泻、恶心、呕吐为主,常有发热。

每天腹泻几次至20余次不等,多为水样、蛋花样或黄绿色稀便,无腥臭味。

病情严重者可伴发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少数并发肺炎、心肌炎及惊厥等;极少数并发肠套叠、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及脑炎等。

Q:病毒性肠炎会不会发展成慢性腹泻?

A: 一般呈自限性。少数患儿短期内有双糖尤其是乳糖吸收不良而致腹泻迁延。除肠型腺病毒肠炎外,重复感染较为常见。免疫缺陷者可发生慢性轮状病毒肠炎。

  03

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与预防

①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轮状病毒的治疗措施。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预防和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其他治疗措施包括饮食疗法、补锌治疗和并发症的处置。

②预防

主要措施包括: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提倡母乳喂养;积极防治营养不良;疫苗接种(见表1);及早发现和隔离患者;对患者粪便应消毒处理。

注:RV:轮状病毒

确诊病毒性肠炎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若秋冬季节出现的腹泻需要警惕病毒性肠炎

如果出现症状

需要家长及时就医

请儿科医生来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

《儿童感染性疾病诊疗规范》第2版

《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预防诊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

《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诊疗规范》(2020年版)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