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健康

瘦成一道闪电 别让减肥催垮了你的身体

新浪陕西健康频道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近日,广东一女子身高1米6体重50斤左右,却仍在减肥控制体重,引发网友热议。该女子自称只是喜欢骨感身材,一直有在控制体重,比较喜欢这种状态。在这个以骨感为美的时代,曼妙身材为女性魅力加分,减肥更是很多人的必修课。

在社会上,很多爱美人士通过节食、运动、吃药或是按摩各种手段达到成为火柴棍式身材的目标,有种不达到“骨感美”不罢休的态势。越来越多的女孩陷入外貌焦虑,越来越多的女性陷入盲目攀比、自我改造、对自己吹毛求疵的困境之中。有的人甚至节食、整容、催吐、医美……她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迎合这个“白幼瘦”的审美标准。追求美本无可厚非,但过度的追求,就有可能迷失自我、影响健康,甚至丧失生命。

十三岁的小美(化名),她是妈妈心中的乖乖女,独立、可靠而成熟。她学跳舞,为了保持好的身材,开始不吃零食和甜点,随着时间推移,肉类、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也被排除在外。体重不断减轻,没有最瘦,只有更瘦。她有一本书,上面列出了大多数人吃的每一样食物的卡路里,但是她不需要它了,因为她已经把它记在心里。她每天只吃很少低热量食物,在学校依然表现很好。课余时间,她就会去跑步或者舞蹈室练功。她为家人准备了丰盛的午餐,但她却一口都不吃。她不接朋友电话,越来越沮丧。当周围人鼓励她吃饭时,她气愤地说,这不关你的事,我很好。降低体重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目标。严重体重降低,她开始怕冷,别人很热,她穿的很厚、皮肤干燥没有光泽、经常头晕没有力气、严重脱发、很久没有来月经了。

还有十七岁的小花(化名),她一直对自己体重比较在意,开始节食、运动减肥。如果哪天没有运动,第二天就会吃的更少。某天实在太饿了,她吃了一块蛋糕,就去运动,准备消耗掉,但是太累了,她决定吐出来。她坚持自己少吃的规则,有时吃多了,她就必须吐出来。慢慢的,她每次饭后都要去洗手间。她说不要紧,只是胃不舒服。她几乎不吃早餐和午餐,但是在她房间,可以发现很多食物,尤其饼干、薯片和面包等。

其实,像小美和小花这种情况就已经到达进食障碍的标准了。进食障碍是以进食的态度、⾏为⽅面的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伴有显著体重改变或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组精神障碍,常见的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和暴食障碍。和多数心理障碍类似,进食障碍诱发因素包括生物、个体心理、家庭以及社会文化四大方面。

进食障碍在精神科里属于小病种,但却是精神障碍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种,死亡率高达5%~20%。这些年来,新闻报道也层出不穷。因我国国内很多患者否认自己病情,所以只有国外较大规模的统计数据。目前,国外对在校女大学生和高中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进食障碍患者患病率为 0.5%~1%。发病年龄在 12~25 岁,14~18 岁为患病率最高期。

那么,为何会诱发这种病呢?家庭及个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内控制和反控制:进食障碍的家庭中,常存在父母对子女过度保护、过度操控、将个人价值观强加在子女身上,使子女缺乏发展自主性的机会。拒绝饮食成为伸张自主性的一种象征性方式,进食障碍遂成为子女反抗父母控制,达到反控制和独立自主的一种手段。

个体心理因素: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是低自尊及完美主义。人格特征包括:自我评价低,难以表达负性情绪如愤怒、悲哀或恐惧,难以处理矛盾,取悦别人,追求完美,依赖性强,被注意的需求,难以处理与父母的关系,独立生活困难,成熟恐惧等,进食障碍患者多表现为不成熟、自我控制差、融入社会程度差。

如果您也有这样的担心,但是您会想许多孩子都经历多这样的时期:挑食、吃得少、甚至抱怨胃不舒服、轻度消化不良和便秘等。大多数孩子的进食问题都是暂时性的,但它普遍存在。青春期,许多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外表和体重上,可能会尝试节食或者其他减肥方法。

如果出现以下行为,那我们家长就要提高警惕了。如果孩子突然决定成为素食主义者、越发挑食,特别是只吃所谓的健康食物、总是在进食后马上去厕所、一天洗多次澡,在洗澡时呕吐,尤其是在进食后立即洗澡、发生胃肠炎的次数过多、不吃正餐等。

当孩子出现类似想法和行为时,就要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了。您有可能患上了进食障碍,如果进食障碍不治疗,会导致脱发、皮肤干燥、低血压、心率减慢、贫血、便秘、闭经、电解质紊乱、青春期发育停滞等,严重地导致多脏器衰竭等。常伴有抑郁、焦虑、强迫和人格障碍,甚至可能会导致死亡。

大多数进食障碍患者是不愿意接受帮助的,变瘦的诱惑了太大了。有些人会说:“减肥成为我的精神信仰”“食物就像是要吞掉我的黑洞”“变瘦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进食障碍一旦形成,是不会放弃对患者情感和身体的牢固掌控的。如果未得到有效治疗,病情会趋于慢性化,在数年的时间里反反复复。

进食障碍的治疗包括有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治疗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目标是恢复体重,挽救生命,第二阶段是改善心理功能,重新让患者正常饮食,预防复发。治疗前期,通过鼻饲、静脉输入等方式补充患者身体需要的营养物质,重新建立患者正常的饮食行为。比如每天提供约 1500 卡路里热量的食物,可适当增加每天进餐的频率,对其饮食进行监督,可允许患者吃一些零食,嘱咐患者高纤维或低钠饮食。在药物治疗方面,主要是针对心理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主要是用一些抗抑郁药和少量抗精神病药来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强迫和病态的认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但是不能过分极端,希望越来越多的女性跳出”瘦就是美”的误区,形成自我对于美的标准,成长为自信、且有魅力的女性。

王  锦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妇女心理卫生一科主治医生,西安市交通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

陕西省保健学会精神卫生与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委员。从事精神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接受过系统式家庭治疗督导、认知行为治疗、辩证行为治疗等培训项目的连续培训,2023年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研修进食障碍的诊疗。发表论文3篇,参与3项市级课题研究。

擅长诊治青春期及成年期的抑郁症、焦虑症、分离转换障碍、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的诊疗;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的评估及诊疗。

  END

(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

       作者:王   锦

科室:妇女心理卫生一科

编辑:徐金锴

校对:王少薇

审核:梁   军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