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健康

西安市第五医院丨夏季常见几种蚊虫叮咬的处置

新浪陕西健康频道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每到夏季,由于气温不断上升,蚊虫活动逐渐频繁,虫咬性皮炎患者就较往日明显增多,在我国,虫咬皮炎一般为:蚊虫、隐翅虫、蜱虫以及毒蜂蜇伤等导致。那么一旦被蚊虫叮咬,如何判断被什么虫子咬了,西安市第五医院(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医生为您科普。

虽然有时候根据描述、皮损等很难判断虫子类型,但是有些特殊虫咬皮炎,具有特殊的症状,在临床上可以通过皮损形态以及症状来判断,下面就介绍几种蚊虫及叮咬后的特征。

1. 蚊子

人被蚊子叮咬后除了常见的瘙痒等反应外,局部也有一些反应,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瘙痒、风团、发热肿胀等通常会在数小时内出现,不论是否给予治疗,这些症状都会在3-10天内缓解。然而,人们尝尝会因为抓破皮肤而导致局部感染。此外,某些蚊子还会传播登革热、脑炎等。被蚊子叮咬后,可适当用肥皂水清洗,或涂抹清凉油等,以缓解不适。

2隐翅虫

隐翅虫是一种蚁形小飞虫,它体内的强酸对皮肤有很强的腐蚀性。当看到隐翅虫时,千万别拍死在皮肤上,否则会有大量毒液溅到皮肤上,从而引起皮炎,其皮损为条索状或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附着密集的丘疹、水疱及小脓包,同时伴有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如果被隐翅虫叮咬,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抗组胺药物及解毒剂、抗生素等。

3蜱虫

又称“壁虱”,其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 、腰部、腋窝 、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不可生拉硬拽,可用酒精涂抹被咬伤部位,然后用镊子夹紧取出,并保证伤口里没有残留。被叮咬后,患者可能出现头疼、皮疹、发热等症状,并且有大概1-2周的潜伏期,严重者除了出现充血、水肿、炎症的反应外,还可能发生继发性感染。更严重的是可能导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

4蜂蜇伤

常见的蜇人蜂为蜜蜂和黄蜂,当人被蜂蜇伤后常常伴随比较明显的刺痛,局部皮肤可遗留毒刺。毒蜂的毒刺可释放蜂毒,轻者出现皮肤红肿、斑块伴瘙痒不适,少数可形成水疱,搔抓后常常会引起感染,但这些症状常于数小时内即可缓解自愈。严重者可会出现发热、头痛心慌、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更严重者会有烦躁不安、肌肉痉挛、意识丧失等。当出现风团等荨麻疹样皮损,自诉有喉头紧缩感,存在胸闷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5蜘蛛

蜘蛛活跃在夏季或秋季,它们“喜欢”咬大腿。被蜘蛛咬后,伤口皮疹的中间引起坏死、溃疡、发黑发紫,出现一两厘米大的水疱,周围有十多厘米大的红斑。大多时候咬伤只会留下伤疤,但严重者会有局部的坏死溃疡,还会伴有高烧、恶心、呕吐、头痛,甚至休克的症状。一旦被蜘蛛咬伤,可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如果过了8小时,没有水疱 、皮肤发黑发紫等,说明蜘蛛毒性不大,但若出现了皮肤溃疡、发紫等症状,就必须及时就医。

6羌虫

6~8月是恙虫病高发季节,其首发症状是高热,易被误认为是感冒。恙幼虫叮咬多见于腋窝、腹股沟、等隐蔽部位。恙虫喜潮湿之地,尤其夏秋季节雨后的清晨。如果在野外活动后,不明原因高烧,就要警惕是否患上恙虫病,应认真检查身上是否有虫子叮咬后的焦痂,并及早就医。建议在草地或田间玩耍、劳作时穿上长衣长裤,束紧袖领及裤脚口,并在袖口、领口、皮肤外露部位涂擦驱虫药水。雨后初晴的几天,最好不要坐在草地上。

除了治疗之外,预防措施也应及时到位:

1搞好环境、居室和个人卫生,以杜绝引起疾病的昆虫孳生;

2夜间应关好纱窗,夏季尤其要注意;

3有宠物的家庭要注意宠物身上有无跳蚤或其他寄生虫,如发现有,应及时处理,室内应喷杀虫剂;

4皮肤瘙痒时勿搔抓,防止皮肤感染,可用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等;

5尽量避免在黄昏蚊虫活动高峰时外出玩耍。如要去野外玩耍,应尽量避开水边、草丛、树丛间,有虫叮咬时不要拍打,将其掸落为好;

6被褥、床板经常在太阳下晾晒,勤洗澡并勤换洗衣物。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