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健康

西安市第五医院|乙肝检测:守护肝脏健康的“侦察兵”

新浪陕西健康频道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一、为什么要做乙肝病毒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刺客”。这个直径仅42纳米的微小病原体(相当于头发丝的万分之一),却能引发肝脏的慢性炎症,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我国目前约有70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约九成感染者并不自知——这正是乙肝最危险之处。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日常生活中的握手、共餐、拥抱等接触并不会传染。病毒入侵人体后,可能在肝脏内潜伏数十年,期间悄无声息地破坏肝细胞。定期检测就像为肝脏安装“警报系统”,能让我们在病毒肆虐前及时采取防御措施。

二、乙肝检测包含哪些项目?

西安市第五医院(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学检验科常用的乙肝检测分为两类: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乙肝五项)和病毒核酸检测(HBV-DNA)。

(1)乙肝五项:快速筛查的“初筛兵”

通过检测血液中与病毒相关的抗原、抗体,判断感染状态和免疫能力。

五项指标及意义如下:

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感染HBV的标志,阳性提示现症感染;

HBsA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对乙肝有免疫力(来源包括接种疫苗或既往感染康复);

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的标志;

HBeAb(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病毒复制减弱、传染性降低,但不等于病毒清除(可能处于恢复期),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HBc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感染过乙肝病毒的标志,可分为IgM(近期感染)和IgG(既往感染)。

常见检测结果组合解读:

大三阳:HBsAg+、HBeAg+、HBcAb+ → 病毒活跃复制,传染性强,需关注肝功能。

小三阳:HBsAg+、HBeAb+、HBcAb+ → 病毒复制较低,但需警惕“小三阳肝炎”(病毒变异导致肝功能异常)。

单纯HBsAb+:仅表面抗体阳性,说明接种疫苗成功或既往感染已自愈,无需担忧。

(2)HBV-DNA检测:精准评估的“侦察兵”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液中病毒核酸的具体载量。如同给病毒做“人口普查”,能精确测算每毫升血液中的病毒数量。当检测值>20IU/ml时,说明病毒正在复制,数值越高,病毒复制越活跃,传染性越强。

三、乙肝抗体的认知误区与澄清

在乙肝防控领域,存在一些常见的认知误区,可能导致防护措施不到位或者过度担忧。

误区一:“抗体阳性就永远不会得乙肝”

真相:虽然表面抗体阳性是保护力的标志,但抗体滴度会随时间下降,且乙肝病毒可能发生变异(如S基因突变株),导致抗体无法识别病毒。因此,即使抗体阳性,高危人群仍需定期复查,尤其是从事医疗、血液透析等职业者。

误区二:“乙肝疫苗只需接种一次”

真相:疫苗诱导的抗体并非终身有效,普通人群在接种后5-10年需复查抗体,低应答者需接种加强针。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需要每3-5年加强一次。

误区三:“感染过乙肝就不用接种疫苗”

真相:自然感染康复者通常会产生持久抗体,但极少数情况下(如病毒变异株感染),可能出现抗体无法覆盖新毒株的情况。因此,对于明确感染过乙肝且已康复者,可不必接种疫苗,但需定期检测肝功能和乙肝五项,监测健康状态。

四、哪些人需要做乙肝检测?

乙肝患者家属及密切接触者:感染风险比普通人群高6-30倍;

医务人员、护工、血液透析患者:职业暴露或免疫力低下,需定期监测;

育龄女性:孕前检测可及时发现感染,避免母婴传播(规范阻断后成功率超98%);

有输血/血制品史、纹身、打耳洞等有创操作史者:警惕因器械消毒不彻底导致的感染;

慢性肝病患者(如丙肝、酒精肝):重叠感染乙肝可能加速肝病进展。

五、检测前需要注意什么?

1。建议早晨空腹(禁食8-12小时),避免血脂影响结果判断;

2。避开干扰:检测前一天避免饮酒、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机体免疫状态;

3。如实告知病史:若正在服用药物(尤其是保肝药、抗病毒药),需提前告知医生,避免影响结果解读;

乙肝检测是守护肝脏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早发现、早干预能有效降低重症化风险。医学检验科通过精准的检测技术,为大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也希望更多人重视乙肝筛查,用科学知识筑牢健康屏障。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