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车辆绿标被拖欠 车主利益谁能来保护
摘要: 有车一族都知道车辆绿标的重要性,所谓绿标,就是绿色环保标志,如果没有取得绿标就不能通过车辆年检。但在我省的铜川市,很多车主明明通过了年检却拿不到绿标,给他们的出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是怎么回事呢?如此重要的车辆绿标,竟然从2013年上半年至今都无法正常发放,一边是车主们急切的等待,一边却是车管所里越来越长的拖欠绿标名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广播评论《今日点击》)有车一族都知道车辆绿标的重要性,所谓绿标,就是绿色环保标志,如果没有取得绿标就不能通过车辆年检。但在我省的铜川市,很多车主明明通过了年检却拿不到绿标,给他们的出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是怎么回事呢?如此重要的车辆绿标,竟然从2013年上半年至今都无法正常发放,一边是车主们急切的等待,一边却是车管所里越来越长的拖欠绿标名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一年多过去了,铜川的车辆绿标依然紧缺,到底是哪里出了岔子?面对问题,主管部门怎样处理才是上佳之策?
绿标迟迟拿不到 原因在哪?
主持人勇军:“节目里铜川的那些车主检测完车辆拿不到绿标没法顺利上路,确实是个闹心事。栗晨燕你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绿标不能顺利发放阻碍在哪里了。”
《今日点击》电视记者栗晨燕:“铜川市机动车辆技术检测站是铜川目前唯一一家机动车辆技术检测站,由铜川市交警支队进行管辖。这个检测站是1997年建设的,采用的是双怠速检验法。2009年,省环保厅和省公安厅联合下发《关于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及实施稳态工况法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到2009年底,我省机动车排气检测方法全部由传统的双怠速法过渡到以简易工况法和加载减速工况法为代表的稳态工况法。铜川市这个唯一的检测站在2009年省上要求实施“工况法”的时候正在考虑搬迁,当时想着新的检测站建成后将一次上马“工况法”,因此没有必要对原检测站的设施更新换代。新的检测站计划占地面积60亩,建设期限为一年,但因为当地一个铁路建设问题,这个项目迟迟没有动工。”
栗晨燕还说,国家相关部门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要求机动车检测站与政府部门政企脱钩,而铜川市机动车辆技术检测站一直由铜川市交警支队进行管辖,属于需要脱钩之列,这样一来,新建铜川市机动车辆技术检测站的计划就彻底停滞了。由于铜川迟迟不能实行工况法检测,因此环保部门减少了对审验合格车辆“绿标”的发放量。
主持人勇军:“总结起来就是三个方面,首先是尾气检测方法有改变,从双怠速检测法变成工况法,识别率有所提高;其次是检测站搬迁过程中,选址出现了一些问题;省上发文,政企脱钩,政府不能再插手。那么栗晨燕,拿不到绿标,对铜川的车主会造成哪些问题?”
《今日点击》电视记者栗晨燕:“拿不到绿标的车主在铜川行驶没问题,但是去外地,如果当地规定没有绿标不能通行,这些车就可能被罚款。”
陕西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杜宏宠:“是的,如果拿不到绿标,进入西安市三环以内,就是违法,交警要处罚。”
车主利益 谁来维护?
主持人勇军:“杜老师,对铜川部分车主的这一遭遇此时此刻您有哪些感受?”
陕西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杜宏宠:“首先我要分析一下这个事情:铜川的车主经过了检测,他们的车况是合格的,根据规定,应该发两个标志,一个是检验合格标志,一个是环保合格标志。领不到环保合格标志,就意味着通过你未悬挂这个标志,推定你这个车是不合格的,要进行处罚,就是说我花了钱,花了精力,做了合格的认定,但是最后表现出来的是不合格的车辆,这种不合格的车辆在以后的道路行驶中会受到制约和限制,也可能被交警处罚,所以我很替这些车主鸣不平。”
主持人勇军:“原因并不在车主,也不在车辆本身,确实让人觉得不平。通过节目我们了解到,因为迟迟不能上马的“工况法”检测线,去年7月,省环境自动监测运营中心发函决定,停止对铜川市旧机动车的绿标发放,只给新车发放绿标。栗晨燕,这是不是就意味着铜川市那些旧机动车拿绿标就变得更困难了呢?”
《今日点击》电视记者栗晨燕:“是的。由于铜川市迟迟不能上马“工况法”检测线,2013年7月,陕西省环境自动监测运营中心发函决定,停止对铜川市旧机动车的绿标发放,只给新车发放绿标。铜川市旧机动车在铜川就根本拿不到绿标了。”
主持人勇军:“政策规定执行绿标制度,车主积极配合,检测合格却迟迟拿不到绿标,给车主出行外地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他们被损害的利益谁来负责?先来听一位听众的看法。”
微信听众张先生:“铜川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尾气检测线年底就能建成,可是,这段时间,那些年检合格的车辆因为没有绿标被罚款,他们的损失谁来承担?铜川市的交警和环保部门能不能先拿出一个临时性的解决方法,让这些车主度过难关呢?”
主持人勇军:“从2013年上半年到现在,一年多时间过去,还没有一个圆满的解决方案,杜老师,针对这位听众提出的疑问,您怎么看?”
陕西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杜宏宠:“首先必须承认,这位听众说得有道理。客观地讲,我们的车主有可能被罚款,如何解决听众的疑问,首先检验合格没发绿标,这是铜川市相关部门的责任;如果因为没有发绿标导致违章,这个违章并不必然是不发绿标引起的,两者之间不是一对一的因果关系,所以责任不能完全归结到铜川市相关政府部门。”
主持人勇军:“那么车主权益如何维护?谁来维护?”
陕西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杜宏宠:“车主维权确实是个麻烦事儿。根据现行法律制度,车主要想提起法律诉讼,肯定走不通;该发绿标不发,构成行政不作为,车主可以提起诉讼,要求人民法院责令相关部门发绿标,这种方法在理论上行得通,实际上就是官司打赢了,人民法院执行也可能很棘手,因为铜川市相关部门不发绿标也有客观原因。”
异地领取绿标 真的方便吗?
主持人勇军:“省上出文件还可以在异地进行车检领取绿标,有位听众对这一政策有些疑问,来听听看。”
宝鸡听众程女士:“在节目中我看到,省上出台文件,可以在异地进行车检领取绿标了,那也就是说铜川的车主不用再等了,就近到西安或者咸阳领取也可以,不过,我有个问题,这跨地区检测、领绿标,真的像说的那么顺利吗?”
主持人勇军:“栗晨燕,你在采访中对这个异地领取绿标的政策有哪些了解,给我们介绍一下。”
《今日点击》电视记者 栗晨燕:“这个政策是这样规定的:《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开展机动车异地环保定期检验有关问题的通知》一:自2014年7月1日起,凡在我省境内注册的机动车除黄标车以外,均可在异地环保定期检验。这样,铜川市的车主还可以在异地进行车检领取绿标了。”
主持人勇军:“栗晨燕,铜川市相关部门给新车发绿标顺利吗?”
《今日点击》电视记者栗晨燕:“不顺利。省上是给铜川所有的新车发绿标,但是铜川市相关部门没有按照新车来发,而是谁有需求发给谁,这无形中侵犯了新车车主的利益。”
陕西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杜宏宠:“谁有需求发给谁?判断的标准什么?我想铜川市相关部门没有客观标准。这里面可能就有“可乘之机”,就有利益。”
主持人勇军:“从铜川这一绿标风波可以发现哪些问题呢?西安听众认为是铜川相关部门没有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拖沓的后果,来听听他怎么说。”
西安听众王女士:“这事要怪就怪铜川当地相关部门办事太拖沓,一拖就是好几年。早一点立项、审批、部门之间多一些沟通,也没后来这么多麻烦事。再说,一个铜川市,怎么就一个监测站能审核、发放绿标,为什么不多建几个监测站呢?”
主持人勇军:“这位听众的说法栗晨燕怎么看?”
《今日点击》电视记者栗晨燕:“省上文件要求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实行社会化,而铜川市恰恰忽略了文件的精神,死死抱着政企不分家的体制,没有及时的让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实行社会化,其中可能有利益的关系,才导致了今天的结果。”
领取绿标道路曲折 反思有哪些?
主持人勇军:“杜老师,您认为车主迟迟拿不到绿标,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出在哪里?”
陕西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杜宏宠:“我先说一句,铜川市相关职能部门做事,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09年省上就要求改变双怠速检测法,结果铜川市找借口,说准备搬迁,工期是一年。那理论上2010年新检测站就应该建好,结果是2011年铜川市规划部门才做了规划许可,而这个规划许可又跟2014年的城际铁路规划冲突,需要重新选址。但我就要问了,为什么这些部门干事没有提前规划?为什么干事情老是和后面的规划相冲突?这不是必然的问题,肯定是干某些事上程序出现了问题,效率拖沓,是一步没赶上,步步赶不上,导致了广大车主拿不到绿标。”
主持人勇军:“解决铜川车主的绿标问题,方法有很多,但我们更关心的是为什么本应顺理成章的事却曲折难解,让无辜的车主遭受损失?这件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和思考?杜老师。”
陕西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杜宏宠:“第一,中央一直在提出要求,政令要走出中南海。现实生活中,上级部门出台了很多决策,下级相关部门在执行决策时,出现了问题,一个是变相执行,一个是拒绝执行,一个是拖沓执行。很明显,铜川市相关部门是拖沓执行。第二,政府相关部门在做某些事情时,一定要提前规划,提前预测,对城市未来五年的发展应该了解,选址与规划冲突,表明我们的某些决策太随意太欠缺考虑了。第三,如果我们的每一个政府职能部门都能够把老百姓的切实利益放在心上,办事的时候能切实为群众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个问题是能够解决的。”
主持人勇军:“听众朋友,因为检测站准备搬迁就不上新设备,理由听起来挺正当,但这一准备就是五年不见动静,也没有采取任何应急措施,这就让人有点不好接受了。我们想问的是,在这五年将搬未搬的日子里,在车主们苦苦等待绿标的一年多里,铜川市车管所的工作人员是否也在不紧不慢的等待?如果换一下位置,他们成了拿不到绿标的车主,那他们又会作何感想呢?”(本次节目主持:勇军。编辑:婧婧、梓涵、李荇和方明。节目主编:骆萍。监制:刘天鹏、史宝军。总 监 制:黄寿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