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资讯

中华秋沙鸭时隔10年重现陕西 濒危鸟类(图)

摘要: 日前,参加2014全国中华秋沙鸭越冬同步调查的鸟友,在陕西省商洛市某 流域(出于保护,具体地点隐去)发现4只(一雄三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这是陕西省时隔10年后再次发现该鸟类(2004年,在汉中汉江流 域,曾采集到一只死去的中华秋沙鸭标本)。

阳光讯(记者崔伟)日前,参加2014全国中华秋沙鸭越冬同步调查的鸟友,在陕西省商洛市某 流域(出于保护,具体地点隐去)发现4只(一雄三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这是陕西省时隔10年后再次发现该鸟类(2004年,在汉中汉江流 域,曾采集到一只死去的中华秋沙鸭标本)。

中华秋沙鸭是第三季冰川期的孑遗物种,距 今已有一千多万年。1864年在中国首先被发现,是中国特产稀有鸟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002年以后,中华秋沙鸭被列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濒危动物《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中国目前只有不足一千只,是比大熊猫还要稀有的国宝!鸟类学家发现它们的原产地是中国吉林省长白山地区, 分布范围狭小,只有零星个体偶尔飞到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所以称它为中华秋沙鸭。虽说它属于鸭类,但它的嘴却不是扁平的,而是又尖又长。由于它以天然树 洞为巢,又有人将它称作“会上树的鸭子”。

据陕西省著名鸟类专家、陕西师范大学于晓平教授介绍,这几只中华秋沙鸭应该是南迁越冬,路过商洛,它们还会继续向南到达鄱阳湖一带越冬。如果幸运的话,明年二三月它们返回北方繁殖地时,我们还会再见到其美丽的身影。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