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资讯

打造“一带一路”上的超级引擎

本报评论员

时间是伟大的作者。

四百多年前,当世界上第一个自由港里窝那港在意大利建立时,没有人会想到,这个降低关税打通壁垒的“突发奇想”,会在四百年后以自由贸易区的形式在全世界八十多个国家一千多个地区落地开花,并成为全球资本、商家、企业竞相追逐的高地。

三十年前,当沿海地区依托海洋经济的崛起,尽享改革开放红利而创造出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时,没有人会预知,陕西这个西部内陆省份,会有一天汇入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洪流,自信从容地与世界握手。

四年前,当中国第一个自贸区在上海正式成立时,陕西的主政者和普通民众不会想到,吼着秦腔唱着信天游的西北粗犷汉子,也能跻身全国十一个自贸区“优等生”行列,肩负起“一带一路”上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的时代重托。

4月1日,陕西踩着历史的鼓点,昂首阔步迈入自贸区时代。

“自贸区不就是以前的经济特区?”不了解的人如是说。如果说前三十年的经济特区是通过差别待遇、政策洼地与提升硬件环境形成的“人造景点”,那么新常态下的自贸区,则是吟诵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用开放来倒逼改革,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天然景象”。

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棋局中,作为资源大省、科技强省和历史文化名省的陕西,伴随着自贸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与世界经济全方位融合,与国际规则直接对标。如今,打开“大西安”的窗户,你就能体味到太平洋、大西洋温润潮湿的气息,聆听到昼夜奔驰的“长安号”传来的声声汽笛,感受到陕西追赶超越的铿锵步伐,触摸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跳动的脉搏。

加入自贸区,世界图景中的陕西印象更加鲜亮。

在这里,“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简政放权大刀阔斧,“放管服”制度创新启动,“店小二”服务更加贴心;在这里,新兴业态层出不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高科技产业遍地开花;在这里,现代化的金融体系日臻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让贸易门槛更低、投资更加便利;在这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相互聚集叠加,“走出去”的大通道越发宽广,“引进来”的强磁场越发有力。

因为经济版图重绘而日渐黯淡、日渐冷落、日渐被他人淡忘的汉唐故地,如今正踩着“一带一路”的繁密鼓点,日渐明亮、日渐热闹、日渐引人注目,放射出炫目、璀璨、绚丽的光芒。拥有40万亿元矿产资源潜在值的陕西,叠加着科教、区位和历史文化优势,搭乘自贸区的快车,正一天天将各类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并与西部省区市一起,共奏西部大开发、丝路新辉煌的精彩华章。

清歌一曲梁尘起,腰鼓百面春雷发。你看,一个更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陕西正奋发向前;你听,一曲谱写在三秦大地上的恢宏乐章,正由此开启。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