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供日记 | 神东保供一线上的感人瞬间......

新浪陕西
关注在“最是橙黄橘绿时”的秋末初冬时节,地处陕蒙晋能源腹地的神东矿区,地面层林尽染,地下乌金滚滚。
掘进巷道、安装设备、开采煤炭、洗选加工、装运发车……此刻,早已奔赴在保供路上的各岗位神东人以一刻不停歇的脚步,全力保障能源供应稳定,让广大老百姓过个“暖冬”。
孙启民正是神东煤炭集团保供战线上的一员,他所在的神东生产服务中心主要负责神东各矿井工作面的安装回撤,到11月初,他和70多名工友已经连续在岗奋战两个多月。
——题记
清晨,带着敬仰与期待,记者乘车前往距离中心矿区50公里外的神东榆家梁煤矿。
这天是孙启民在神东榆家梁煤矿安装52307综采工作面的第9天,也是身为电工副班长的他,最忙碌的时刻。因为,留给他们捋顺电缆和液管,并给工作面设备通电、调试的时间仅剩2天。
此次任务是块难啃的“硬骨头”。难点在于,以往运输、安装设备和铺设电缆、管路可以配合作业,此次的工作面是沿空留巷工作面,只有一条进车通道可容纳特种车。因此,原本在开工第一天就可以安装移变列车,铺设电缆、管路的活儿挪到了工期最后,而这个工作面和顺槽单是350米长的电缆就需要9根,高压液管11根。
“一二上,一二上……”上午10时,车子刚停到52307综采工作面顺槽入口,井巷深处就传来高亢的号子声,循声望去,一道道光束上下波动,一群工人们正将一根根电缆抬到分层架上。一旁的常鹏辉告诉记者,站在队伍最前面的正是孙启民。

5分钟,10分钟,不一会工夫,只见这些壮汉们已经个个满头大汗。
在和孙启民交谈中,记者得知,他们当天将顺槽的9根电缆依次摆放在移变列车分层架后,要将从地面送入的一根电源主电缆拆解成两组,依次接入5台变压器,然后由变压器供给开关,以此来实现工作面各台设备的停送电。
“9根电缆每根大概有5吨左右重,相当于两台轿车的重量。从地面装车时,电缆是盘成圈的,我们六七个人同时拖着电缆的一头,拉拽到车上,然后车子向前走几米,再继续拖拽上去,光运输电缆和4000多米的高压液管就来回跑了21趟,花费了4天时间。”孙启民用手边比划,边描述着当时的情景。
相比抬电缆、高压液管的重苦力活,制作连接设备的插头则是技术活。
孙启民拿起手中制作了一半的接线头,向记者娓娓道来:“这个工作面设备串线需要做36个插头,制作每个插头都要将电缆拨开,根据设备载流量确定电缆,然后分组接好。活儿好的电工一个班最多能接3个头,按照工期倒排给我们的时间是肯定做不完的。”紧接着,孙启民连忙补充道:“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利用地面等运输车运电缆的时间,提前做好了10个插头。”
原来,为了在神东排定的工期内圆满完工,孙启民和队长早在接到安装任务后,就拿着图纸到工作面提前了解不同设备的摆放,统计所需安装的插头以及电缆长度。

接插头、铺设连接“三机”的控制线、连接泵站控制线、调试泵站……采访当天,待孙启民的每项工作完成升井后,地面厂区已经夜深人静。
连日来,从矿到临时住的地方仅有10公里的路程,孙启民却是每天起早来,摸黑回。
采访中记者得知,该中心安装队全队有70多人已经连续在岗两个多月,“队里也让大家有事的调休,但大家都知道保供任务重,我休班了,活儿就得其他人帮着干,不能拖大伙后腿。早一天安装完,早一天就能生产。”孙启民坚定地说。
因为,下一项任务已经下达,待榆家梁煤矿的安装任务交付后,他们将赶赴布尔台煤矿完成42108综放面回撤和12上301综放面安装任务。
“奉献不言苦,甘为马前卒”。这就是孙启民和他的工友们工作场景扫描,一群奋战在安装回撤工作面上的一线矿工,用自己的拳拳赤子心,为神东正常生产接续甘当“马前卒”,保生产保供应。
值得欣喜的是,在成千成万个“孙启民”的努力下,10月份神东克服了6安3撤1缩面的安装、直搬、初采调斜等影响,圆满完成集团下达的月度保供任务,在“能源保供攻坚战”中彰显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展示了“为社会赋能,为经济助力”的企业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