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AI食堂”应该是怎么样的?西安已经有了答卷!

新浪陕西
关注5月8日—母亲节,西安有了自己的”社区AI食堂”,西安交大教工食堂的制面机器人上线,机器人做面条,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面条仅需要3分钟即可完成,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DIY出独属于自己风味的面条,来就餐的人们在这里享受智能设备服务,面。饭随意转换、自由搭配,大家纷纷表示“这真是一次独特的吃面体验”。

那么这家餐厅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我们来到交大一村的交大教工食堂。

一进餐厅我们就被面食窗口前的排队人群吸引过去了,透过玻璃窗看到“制面机器人”有条不紊的把干面粉变成面条再煮熟,面粉→面条→煮面→捞面→出餐,不到3分钟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就到了顾客面前,全程无人操作,干净又高效!

可是一碗白面条,怎么吃呢?热心的顾客为我们解开了疑问:
教工食堂里还有一个智能设备“打菜神器”,拆零销售按需选择、按克消费、自动称量、自助结算,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吃多少吃多少,想怎么搭配都可以”,就餐后还能看到详细的营养摄入数据,让消费者吃得更健康。现在“打菜神器”已经入驻西安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多所大学与高校。
我们环顾一周发现餐厅“打菜神器”餐线上,数十种菜品和浇头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欲滴,红烧肉、狮子头、大盘鸡、油焖大虾、酱卤大排、卤肉、炸酱、西红柿鸡蛋等都可以随意搭配面条和米饭,在这里,顾客可以DIY出独创的符合自己口味的面。饭。

和上海虹桥的全自动无人值守餐厅相比,交大教工食堂的社区AI食堂“制面机器人”+“打菜神器”给予消费者更多自主选择,极大程度满足了消费者的日常就餐需求,前来就餐的学校教职工、社区老人,周边上班族工都对食堂赞不绝口。
“以前想吃红烧肉了,下馆子划不来、在家做吃不完,现在在餐厅,我可以只打1块红烧肉,既解决了嘴馋的问题,而且不多吃对我的身体健康也有好处”——社区某位老人

“这里吃饭很好的,叫外卖会担心卫生问题、而且店家给的菜量少了吃不饱,给的多了吃不完,还浪费,现在来这里吃饭,我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饭量,吃多少打多少,想吃肉打肉,想吃菜打菜,面条、米饭随意转换搭配,实现了我的干饭自由。”——附近员工

近几年疫情汹涌,在社区食堂、员工餐厅就餐是人们加强疫情防范的有效手段,交大教工食堂的拆多多面。饭模式,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居家养老”的餐饮服务难题,解决周边上班族工作午餐“吃饭难”和“吃得好”的问题;同时智能设备减少用工,在省人、高效的前提下,以米饭加面条、花样繁多的菜品、自由组合的浇头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保证社区食堂因多样性而在与家庭厨房的竞争中焕发旺盛的生命力。

近年来的智慧城市建设也一直在推动社区数字化转型,而交大教工食堂的社区AI食堂实现了数字生活场景的转变,让周边社区居民、企业员工可以更好的体验智慧化生活带来的便利与美好,从吃饭这一件小事做起,让人们吃的放心,吃的舒心,吃的更加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