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六代柳林酒 解读凤香型白酒三千年的发展历程

新浪陕西
关注六代柳林酒,香飘三千年!从“秦酓”(音yǎn)、“秦州春酒”、“柳林酒”、“橐泉酒”、“凤翔烧酒”到当下的柳林酒,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杯柳林酒勾出了多少激荡人心的故事,又诞生了多少动人心魄的传奇……在“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的浓浓酒香中,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流传三千年的凤香传奇!
第一代柳林酒
“秦酓”开启中国酒文化先河
柳林酒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周秦时期!1924年,在凤翔区西20公里的灵山曾发现了一座西周古墓,其中出土了一座上书5行35字铭文的鼎(即周公东征方鼎),篆刻着这样一段铭文,曰:“惟周公于征伐东夷、丰伯、薄姑,咸斩。公归,荐于周庙。戊辰,酓秦酓,公赏,贝百朋,用作尊鼑。”这句铭文记述了周公东征获胜回归后在周庙进行祭祀活动,借秦酒以告天地、敬人神,重赏东征功臣、君臣共饮秦酒的故事。《清华简·耆夜》一文中就详细记载了这一历史事件。


周公东征方鼎及铭文拓片
这次在周公东征方鼎之上出现的“秦酓”二字,古文字学家陈梦家先生在其文章中说道:“‘酓秦酓’,第二酓字指酒浆。……秦酓是酒名。”由此可知,“秦酓”即秦酒,是一种由秦人或自秦地生产出的酒浆。而现在的陕西省凤翔区灵山区域,正好是殷商晚期的秦地位置所在。因此,“秦酓”二字也成为目前发现的关于柳林酒最早的文字记录。
无独有偶,在周秦时期,“秦酓”也被称为“鬯”(音chàng),其基本字义为“古时重大活动节日宴饮用的酒”。在甲骨文中,“鬯”状似盛东酒的器皿。同时,因酒气味芬芳浓郁,故“鬯”又通“畅”,借此表达出一种浓浓的酒香气息。而这一缕酒香不仅开创了中国酒文化的先河,也是柳林酒飘香千年的原因所在。
第二代柳林酒
“秦州春酒”确立中国制曲技艺
到了北魏时期,贾思勰(北魏著名农学家)在《齐民要术》中正式把柳林酒命名为“秦州春酒”,并在书中详细记载了包含秦州春酒(现柳林酒)在内的多种制曲方法。
在《齐民要术》卷七“笨曲并酒第六十六”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文中曰:“作秦州春曲酒法:七月作之,节气早者,望前作;节气晚者,望后作。用小麦不虫者,于大釜中炒之。……磨不求细;细者,酒不断;粗,刚强难押。……做木范之:令饼方一尺,厚二寸;使壮士熟踏之。……”把“秦州春曲酒”的酿制过程描述得至为详实。

《齐民要术》卷七内页影印件
同时,还详细记述了包含大曲、小曲在内的酒曲酿造技艺和10多种不同香型白酒的酿造方法,可谓是当时酒工艺的集大成者。《齐民要术》中丰富的资料和详实的记述有力的说明了当时酒文化的发达,酒工艺的高超,酒传播的广泛,同时也充分说明了“秦州春酒”和“秦州春酒曲法”在当时颇有名气,在整个酿酒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第三代柳林酒
“柳林酒”见证盛唐饮酒之盛况
到了唐朝,闻名遐迩的秦酒便以原凤翔县柳林镇的产地命名为“柳林酒”,同“东湖柳”“妇人手”并称“凤翔三绝”。
据《凤翔县志》载:“唐初没有酒禁。凤翔城内酿酒作坊更多。柳林、陈村等集镇亦有不少,尤以柳林酒‘甘泉佳酿、清洌醇香’被列为贡品。酒品远销中原,是沿丝绸之路销往西域诸郡。”而唐代更是饮杯成风,距离长安不远的凤翔更是“烧坊遍地,满城飘香”,这也是当时柳林酒的盛况之写照。

凤翔柳林镇裴行俭雕像
仪凤年间吏部侍郎裴行俭护送波斯王子回国继承王位,在途径柳林镇时,恰逢阳春三月,看见路旁的蜂蝶纷纷坠地,惊奇之下,让人查访,才得知是新开的一坛窖藏陈酒的香味所致。于是裴行俭作诗盛赞柳林酒,诗云: 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也正是出于对柳林酒的喜爱,裴公回朝后,就将此酒献于唐高宗,高宗喜之,定为朝廷国宴御酒,从此誉满天下。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从这杯柳林酒里看到了盛唐时期饮酒风气之盛况,也看到一代风云人物裴行俭豪气干云的英雄气概。
第四代柳林酒
“橐泉酒”奠定苏轼人生底色
到了宋代,柳林酒被称为“橐泉酒”。据新编《凤翔县志》载,“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凤翔酒税在天下诸州酒税定额中占据第三位。”每年为国家财政上交20万贯以上税缗。凤翔作为著名酒乡,其酒业的繁荣发展程度可见一斑。而这一切都与著名诗人苏轼对橐泉酒的大力扶持分不开。
据相关文献记载,北宋仁宗年间,苏轼调任凤翔任签判一职,在任期间,为发展凤翔酒业,他专门向朝廷提出了一整套振兴措施,“让利于民”,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凤翔酒业上官府尽收“遗利”的做法,使凤翔酒业大振。此外,他在名篇《喜雨亭记》中更是记载了与民同乐、畅饮柳林美酒的趣事,一句“花开酒美曷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更是道出了柳林酒的独特凤香优势。

也正是出于对柳林酒的喜爱,他在此后的诗词中也频繁提到饮酒,据统计,苏轼写酒的诗作多达上百首,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望江南·超然台作》等佳作俱是如此。正如他在《饮酒说》里写到:“予虽饮酒不多,然日欲把盏为乐,殆不可一日无此君。为酿既少,官酤又恶而贵,遂不免闭户自酝。”在此后的人生中,写诗酿酒成为苏轼的人生趣事。
第五代柳林酒
“凤翔烧酒”享誉海外一鸣惊人
柳林酒从元代变为“蒸馏酒”(元代之前多为发酵酒),在经历岁月沉淀之后,及至清末民初,又再次一鸣惊人,享誉海内外。
1910年,时称“凤翔烧酒”的柳林酒荣获南洋劝业会银质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凤翔烧酒再次荣获金奖,美名远播,成为世界性的著名品牌。1929年,“兴盛德”出产的凤翔烧酒在上海举行的中华国货展览会上荣获银质奖……当时,整个凤翔区域“烧坊遍地,满城飘香”,以柳林酒为代表的凤香型白酒产业迎来了短暂的黄金发展期,过境路人皆“知味停车、闻香下马”,以品尝柳林酒为乐事。
凤翔区柳林镇亭子头村酒海制作现场

而柳林酒之所以能誉满天下,这与当时凤翔烧酒的酿造技艺和储存技艺的大力提升有着极大的关系。据了解,当时柳林酒的制曲工艺和储存工艺和现在比较几乎毫无差别,这充分说明柳林酒在世代的生产实践和历史发展中,通过积累经验,完善总结,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酿造工艺。
同时,在储存技术上,也有了极大的改进。柳林酒的传统贮酒容器是采用秦岭深山无污染的荆条编成的“酒海”大篓,酒海“会呼吸”,与其它贮酒容器不同,具有“贮酒不渗漏、注水则漏”的特点,有利于酒液去除陈杂、熟化生香。凤香型白酒所用的酒海这种深藏储酒的方式至今已经延续了上千年。而正是有了这种特殊的储存容器,才使得柳林酒有了独特的香味,即蜜香、陈香、醇香三香合一,同时也造就了柳林酒入口更爽净、口感更醇厚,回味更悠长的特点!
第六代柳林酒
柳林酒演绎大国凤香传奇
辉煌历史,荣耀当下!1974年,在原“兴盛生”、“德盛长”等老字号烧坊旧址上筹建成立了凤翔县柳林公社酒厂,使柳林酒的生产彻底结束了小手工作坊的历史。2000年,企业改制为“陕西柳林酒业有限公司”;到2018年,秦煤集团收购柳林酒业,成立陕西柳林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在董事长付小铜的带领下正式开创了柳林酒的新时代。
2019年,陕西柳林酒业集团大手笔投资6.6亿购入沣东新城中国国际丝路中心的柳林集团大厦,作为未来柳林酒全国化品牌运营中心,为柳林酒高端品牌塑造和企业形象提升赋能。2020年9月,投资60亿、总占地2250亩的提质技改及工业旅游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仅用两年时间一期项目就建成投产。作为核心项目的万吨级自动化制酒车间成功破窖出酒,也进一步提升柳林酒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陕西柳林酒业集团万吨级自动化制酒车间实拍

同时,这2年来,柳林酒更是屡获国内外行业大奖,登上国际舞台!柳林酒(繁华)、大器凤香酒(艺术版)荣获ISGC国际烈酒(中国)大奖赛金奖,大器凤香酒(生活版9库)、柳林醉酒荣获比利时布鲁赛尔国际烈性酒大赛金奖,柳林醉酒荣获第106届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特等金奖。2019年国庆节,柳林酒强势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大屏;2022年,柳林酒业集团参选CCTV大国品牌计划,并荣膺大国品牌称号……

柳林醉酒荣获第106届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特等金奖
无论是在夯实企业自身实力上,还是注重品牌营销上,柳林酒始终践行“为世界酿一杯好酒”的初心和使命,把助力陕酒振兴、弘扬凤香文化深入镌刻到每个柳林人的血液里,并激励大家奋勇向前!
循历史而来,向美好而生!三千年来,从“秦酒”到柳林酒历经六代变迁,尽管名称各异,但不变的是柳林酒传承凤香型白酒三千年的酿造技艺和白酒文化,它不仅见证了中国白酒的产生、发展和繁荣,也见证了千年历史的波澜壮阔和荡气回肠!未来,这杯具有产品文化优势和极高品牌认同基础的柳林酒也将在振兴陕酒、弘扬凤香、建设百亿凤香酒城的宏伟目标下,在促进世界酒文化交流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