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品牌

凤鸣于岐翔于雍|透过柳林酒,解读凤翔流传千年的“凤鸟文化”

商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凤凰为百鸟之王。它是多种鸟类、走兽以及太阳等多种自然元素融合而产生的神物。凤凰和龙一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象征,被人们赋予了美丽、高洁、吉祥、善良、宁静、自然等多种文化特性。

凤翔,古称雍,地处炎帝活动中心地带,凤翔自“三皇五帝”时期起就与凤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柳林酒诞生于此,于是便与凤凰、凤翔,以及其衍生出的“凤鸟文化”有着无法割舍的缘分。

凤,古之神鸟也

凤凰,又作“凤皇”,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有“百鸟之王”之称。据《说文解字》载:“凤之象也,麟前鹿后,蛇头鱼尾,龙文龟背,燕颌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由此可推断,最早的凤凰形象为综合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和巨大身形的生物,是国人心中的瑞鸟,是天下太平的象征。

《说文》上讲:“凤,神鸟也。”凤凰和龙一样,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是人类链接大自然的精神桥梁。《庄子·秋水》云:“南方有鸟,其名鹓雏,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梧桐乃树中之王,相传是灵树,能知时知令,作为百鸟之王的凤凰,其品性高洁,心怀宇宙,非梧桐树不停下来休栖,非竹子的果子不食,非甘美的泉水不饮用。

人们喜爱凤凰,赞美凤凰。凤凰自古就被赋予善良、高洁、智慧的化身,被人们赋予了各种精神内涵。百鸟朝凤,象征着和谐祥瑞;凤采鸾章,形容文采出众;凤毛麟角,比喻杰出的人才和稀世珍宝;吹箫引风,象征着爱情自由;鸾凤和鸣,形容夫妻恩爱。。。。。。这种因凤凰延伸出的文化内涵,指引着人们开启了一代又一代精神文明,也奠定属于古雍州的文化基因。

八百里秦川 九州鸣凤

凤翔,古称雍,又称雍城,雍地。古雍城,历史源远流长,自距今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起,就有先民部落曾聚集于此。这里曾是人类始祖炎帝在位时期的主要活动区域,我国最早的“凤”文明正是起源于这个时期。

据春秋时期的《左传·昭公十七年》所载:“我高祖少昊挚(黄帝的儿子)之立也,凤乌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由此可以看出,自春秋时候起,就有以凤乌为图腾,以凤名为王、百鸟名为官名来统辖整个部落的记录,所以凤为百鸟之王的地位,是从形成开始就已经奠定了的。

到了周朝,关于凤翔地区“凤鸟文化”的记录更加详细生动。《国语·周语上》上就有周朝兴起之时,有凤凰一类的鸟在陕西岐山上鸣叫的记载。而西周晚期的《诗经·大雅·卷阿》也有句曰:“凤凰于飞,亦傅于天……凤凰鸣矣,于彼高岗。”也是讲凤鸣岐山之事,因此西周之时起,凤凰这种神鸟就被古雍州先民视为神奇的吉祥生物。

周人重礼,祭祀被视为头等大事,为表达重视、崇敬,故多用青铜器做祭祀,同时青铜器会以精美纹饰、典雅铭文做装饰。而据西周时期出土的大量青铜礼器颇重凤鸟纹可以推断出,具有长喙长尾高冠的“凤鸟”形象已经逐渐形成规制并普及。

数千年以来,古雍州关于凤凰的各类传说屡见不鲜。据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善于吹笛,引来善于吹箫的华山隐士萧史,知音相遇,终成眷属,后乘凤凰飞翔而去。后以“吹箫引凤”来形容爱情自由。

不仅如此,据说凤翔城修建也与凤凰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唐太宗时期,唐朝江山稳固,太宗派大降尉迟敬德监修凤翔城,军民日夜赶修却屡修屡倒,敬德无计可施之际,见一只凤凰驾着祥云悄然落在雍城,在城西北角的三眼清泉边,引颈品饮清冽甘爽的清泉水,之后踏雪绕城行走数里,一声长鸣后振翅而去。敬德遂以凤足印作为城池新址,凤翔城随即一牢永固。公元677年,为纪念凤凰栖落之地,遂将雍城改名凤翔。凤翔这个具有神秘浪漫主义色彩的地名便沿用至今。

三千年凤香 飘香古今

凤翔因凤凰而得名,柳林酒因凤翔而得以香飘古今。数千年来,柳林酒与凤翔和凤凰的关系相伴相生,早已融为一体。柳林酒产自凤翔绝不是偶然,而是有其不可忽略的客观条件和历史原因。

凤翔地处古雍城腹地,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于在此设雍县开始,就一直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司马迁在《史记·苏秦列传》中讲到:“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天府之国”顾名思义就是指土地肥沃、农作物高产、自然环境优越之地,富足高产的农作物为最早的“秦酒”酿造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物质基础。

秦代,秦人酿酒、饮酒普遍。据《酒谱》记载:“秦穆公伐晋及河,将劳师,而醑惟一钟。蹇叔劝之曰:‘虽一米投之于河而酿也’,于是乃投之于河,三军皆醉。又《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嬴政二十五年,为庆祝攻破燕国、代国、齐国两次下令“天下大酺”。从此秦酒成为秦王朝宫廷御酒。由此可以窥见先秦时期的秦人对“秦酒”的仰慕程度。

唐宋时期,是柳林酒高速发展的鼎盛时期。据《凤翔县志》载:“唐初没有酒禁。凤翔城内酿酒作坊众多,以柳林酒‘甘泉佳酿、清洌醇香’被列为贡品。远销中原,更沿丝绸之路销往西域诸郡。”“唐代凤翔柳林酒工曾到全国各地推广柳林酒酿造之法。”到了宋仁宗时期,苏轼时任凤翔签判,在《上韩魏公论场务书》中说:“凤翔,京兆郡者,陕西之囊橐也”,并提出“失之酒课,而偿之以税缗”的主张,促使凤翔酒业得到快速发展,这是秦酒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根本原因。

时至今日,这个曾因盛产“秦酒”和“柳林酒”的千年酿酒古镇——宝鸡市凤翔区柳林镇所辖区域东径107°16′36″—19′58″,北纬34°32′14″—33′43″因其悠久的酿酒历史、独特的酿酒技艺,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被划定为中国凤香型白酒原产地保护地域核心地段。宝鸡市也于2021年11月,被正式授予“中国凤香型酒城•宝鸡”称号。

凤吟三千年,名酒飘古今。这个曾在中国酒史上独居鳌头的一代名酒,赓续往日光辉,继续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现在的柳林酒在历经六千年文化熏陶和三千年酿艺传承的基础上,延伸出了有别于普通凤香型白酒的大器凤香新品类。采用多粮制曲、多曲共酵、超长压窖的酿酒技艺,采用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老酒海进行秘藏、土暗窖进行三年以上长期贮存,使得柳林酒具清而不淡、浓而不酽,陈醇蜜三香突出的特点。并凭借这些特性赢得了国人乃至世界友人的一致好评。

六千年文化传承,三千年酿艺飘香。未来,作为凤香正统之源的柳林酒必定依靠其独特的口感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推进陕酒振兴,使其重回当初登峰造极的历史地位。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