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总发微信让转账 财务将78万元汇给骗子
摘要: 小项是西安一家公司的财务人员。今年8月的一天,她的微信响了,有人请求添加好友,并留言“我是陈总”——从头像看,这的确是公司的陈总,虽然几天前她曾加过陈总的微信,但毕竟是领导申请,这一次,她再次点击了“确认”,而就是这轻轻一点,不仅让她掉入骗局,也让所在公司蒙受了重大损失。原标题:老总”微信指示 让财务转账78万 警方破获西安首例微信诈骗案
小项是西安一家公司的财务人员。今年8月的一天,她的微信响了,有人请求添加好友,并留言“我是陈总”——从头像看,这的确是公司的陈总,虽然几天前她曾加过陈总的微信,但毕竟是领导申请,这一次,她再次点击了“确认”,而就是这轻轻一点,不仅让她掉入骗局,也让所在公司蒙受了重大损失。
落入骗局:10几台ATM机3小时内取走78万元
第二天,新添加的“陈总”给小项发了信息,让她汇报公司近期的账户金额和使用情况。随后,“陈总”指示,“有笔78万的款需要付,你准备一下,账户信息我发给你。”
小项觉着奇怪,找财务主管商量。因为公司有过这样的先例,老板不方便打电话时,就用微信要求转账。两人很快打消了念头,当天上午11点,就去了银行,将78万元汇入“陈总”指定的银行账户。
从银行回来的路上,公司电话打来了,“陈总没有让汇款。”这下,小项蒙了,赶紧跑到公安碑林分局报警。
这一天,是2015年8月19日。案件引起西安市公安局高度关注,市局刑侦局、碑林分局刑警大队、南院门派出所组成专案组,一路民警查微信,一路民警查银行卡。
公安碑林分局刑警大队三中队中队长苏晟介绍,“嫌疑人作案后,微信账号就停用了,通过对银行卡资金流的查询,发现嫌疑人提供的银行卡是在深圳开户的,共涉及江苏、广西、广东、河南等地,60多张。”苏晟说,嫌疑人提供的是一个对公账户,经查,这家公司在深圳,无具体业务,是典型的“皮包公司”。
3个月时间内,专案组调查资金流向,通过对银行流水的分析发现,这笔78万元的赃款,用了不到3小时,就从广西南宁的10几台ATM机上,被分批次取走。
11月底,取款的两名嫌疑人分别在湖南、广西两地落网,两人对其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其余嫌疑人仍在进一步抓捕中。
记者揭秘:3个步骤均由不同的人实施
从西安骗的78万元,汇往深圳,怎么在3小时内,从广西被全部取走?昨天,碑林警方向本报揭秘了实施诈骗的全部过程。
这是一起新型的、利用微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在全国多省作案,组织缜密、分工明确。
第一步,搜寻信息。一般是通过各大公司留在网上、招聘会上的信息,获取公司老板或财务人员的手机号,花几万元购买木马程序,再发送链接植入。
这种木马很可怕,一旦植入你的手机,你的通讯录、微信好友、网银绑定的银行卡、身份证等,一览无余。
第二步,实施诈骗。有人专门负责网上转账,有人专门以各种口吻,冒充公司老总和受害人沟通。
第三步,找专门的取款公司。大多数ATM机取款的最高额度为2万元,找取款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遍地开花”。
民警介绍,实施诈骗的银行卡为一级卡,一级卡下面又有二级卡,每张二级卡下面还有三级卡。以这78万元为例,先到了一级卡后,嫌疑人用网银将其转入不同的二级卡、三级卡。
赃款到账,取款公司获得指令后,便在全国各地同时取款,期间,取款嫌疑人能获得5%左右的提成,其余金额,如数上交,银行卡随即销毁。
3个步骤,均由不同的人实施,他们之间不分地域国界,单线联系,互不认识。
警方提醒:这8个“凡是”都是诈骗
“不管是手机还是电脑,千万不要轻易点击网页、短信、微信中的任何网址链接,如果不能确定,就给正规的客服打电话,或者去营业网点咨询。”公安碑林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万长喜昨告诉记者,提起电信诈骗,很多人感到很害怕,不知道网络上的东西,哪些该信,哪些不该信。
他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8条经验,“这8个‘凡是’,都是诈骗。”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3.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6.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7.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8.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本报记者 宋雨
(编辑:wsx0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