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各地

陕北开辟长城旅游廊道 电影《东邪西毒》在此拍摄

摘要: 塞上榆林,不仅在地下埋藏着丰富的能化资源,广袤大地上的明长城更是绵延1200多公里,沿线的很多自然文化资源都是全球“唯一”、全国“之最”。如何让这些“震撼”级的精彩走出“深闺”被人识?

本报记者 张玲玲

塞上榆林,不仅在地下埋藏着丰富的能化资源,广袤大地上的明长城更是绵延1200多公里,沿线的很多自然文化资源都是全球“唯一”、全国“之最”。如何让这些“震撼”级的精彩走出“深闺”被人识?

今年八月,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的课题组在榆林长城沿线调研之后向省委、省政府建议:开辟陕北长城旅游廊道,打造我省旅游发展新高地。

1 长城沿线聚集榆林70%的旅游资源

在调研过程中,省社科联原副主席、课题组组长胡煜用丰富多样、独具特色、价值珍贵、品质优良等形容词来表达他所感受到的震撼与惊叹。

“陕北长城是世界遗产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和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等地段的长城相比,除了军事防御,陕北长城还体现了汉蒙相互交融、边贸互市的历史,沿线的‘伙盘地’、款贡城和易马城等遗迹就是见证。”胡煜说。

电影《东邪西毒》让很多人感受到了拍摄地那座古城堡的苍茫与雄浑。事实上这座城堡在明朝时重兵把守、抵御蒙古南侵,它就是榆林建安堡。这样的城堡,陕北明长城沿线有36座。

除了长城本体,陕北长城沿线的很多历史文化资源都有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和独特性。靖边县的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是世界遗存的唯一匈奴都城遗址;神木县的石峁遗址,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新时期晚期城址,被考古界定位为“中国文明的前夜”。

因为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结合地带,陕北长城沿线在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上有许多游牧与农耕的交融,比如大漠风光、丹霞地貌和无定河湿地,比如边塞的民间艺术和寺庙道观等。红军长征入陕第一站定边铁角城、毛泽东转战陕北等红色文化和能源工业文化也是榆林旅游资源的宝藏。

陕北长城沿线集中了榆林70%的旅游资源,释放这些资源的价值优势,在保护中开辟长城旅游廊道,对榆林和全省都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省社科联原副主席、课题组组长胡煜说:“对榆林而言,能源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新的经济增长极是什么?之前被‘冷落’的文化旅游产业被认为是新形势下势在必行的战略选择。而交通网络的初步形成和旅游开发的‘点式’起步,也为开辟长城旅游廊道奠定了基础条件。”

“环顾四周,你会发现现在的榆林是个旅游凹地。”胡煜说,“周边的宁夏沙湖、内蒙古鄂尔多斯、山西平遥,旅游发展得都很好。在全省来说,人文旅游集中在关中,山水生态与绿色旅游集中在陕南,红色文化旅游则主要在延安,相比于这些地区,榆林旅游产业比较薄弱。开辟长城旅游廊道,有利于推进陕西旅游业的均衡发展。”

2 长城廊道整合串联沿线景区

目前,陕北长城沿线的高家堡、红碱淖、镇北台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榆林旅游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点式开发存在小而散、缺乏整体规划的弊端。

什么是旅游廊道?其实就是以线型通道将旅游业所有要素进行联结聚合,是一种线形的旅游生产力空间布局形式。和点式开发相比,旅游廊道是立体型的,两侧的经典聚拢在核心吸引物周围,各景点之间相互呼应协调。

开辟陕北长城旅游廊道,就是以横贯榆林东西的长城遗址为轴线,把分散在两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通过廊道整合串联起来。在这个长廊里,有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若干游览单元,每个单元都很好地解决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形成以长城为主线的鱼骨型网络结构。

在省决咨委课题组提交的研究报告中,陕北长城旅游廊道将形成“一核引领、两带拱卫、四区驱动、十段示范、众星闪烁”的空间格局。即榆林名城旅游核心区,神木——府谷边塞文化带和靖边——定边大漠风情带,以府谷古城景区、石峁遗址——高家堡历史文化景区、统万城——匈奴草原王都文化园区和靖边龙洲丹霞地貌风景区四个拳头产品景区以及各十段长城遗址及古营堡的修复与展示。

榆林大地广袤,现有的景点零散分布,大部分缺乏体验参与性留不住人,很多游客觉得坐半天的车只看一两个小时很不划算。

胡煜说:“建成旅游廊道后,游客进入到某一个旅游单元内,可以游览以龙头为首的若干个提供旅游‘六要素’服务的景点,同时各单元之间也以便捷的交通和服务设施相连接,可以极大地调动游客的旅游积极性。”

3 遗迹在保护中释放更大价值

今年7月30日——8月3日,榆林市举办清爽榆林沙地避暑旅游周,热气球展演、自行车沙地赛、地方特色美食节等多项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在近些年的经济结构转型中,榆林市越来越重视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省决咨委的专家看来,这是开辟长城旅游廊道的发展契机。

课题组专家一致认为,要启动这项大工程,首先是要更新观念,需要人们从长期形成的“工业独大”思维中解放出来,充分认识开发建设长城旅游廊道、做大做强陕北旅游产业,不仅是经济转型的一个必然选择,也是我省优化提升旅游产品结构的重大举措。同时,专家建议榆林市政府组建旅游发展委员会和长城旅游廊道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各有关部门参与,彼此配合,形成合力。

“长城及沿线的历史文化遗迹,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中充分保护,开发时明确长城沿线文化遗产保护级别、开发范围及保障措施。”胡煜说,“同时,要制定长城旅游廊道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在对沿线文化旅游项目统一梳理、分类分级的基础上,明确重点开发项目,分期分批设计、建设,形成配套完善、操作性强的产业政策体系,用项目带动整体旅游产业的发展。”

资金投入方面,专家建议政府加大对长城旅游廊道建设的导向性投入,省市县三级政府和重点国有企业各拿出一部分资金,设立支持长城廊道建设的专项基金。与此同时,广开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机制,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