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各地

讲好陕西故事:穆公失马

新浪陕西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近日,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主办,陕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协办的第二届“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陕西故事”决赛举行,经遴选来自全省的22名选手讲述了守护根脉、传承文明的历史故事,理想如炽、信念如铁的革命故事,革故鼎新、开放共赢的发展故事,忠于人民、报效祖国的奉献故事,英勇无畏、执法为民的公安故事和继承传统、源远流长的民俗故事。这些故事汲取历史智慧,抒发秦人情怀,传递陕西价值,弘扬社会正能量。诚请您了解关注,品读陕西地方志文化。

  穆公失马

作者、讲述人:李海娟

选送单位:宝鸡市地方志办公室

我的家乡宝鸡凤翔,古称“雍”。“天下九州,唯雍其昌”,雍州自古就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秦国以雍城为国都约300年,历经19代王公,这其中就有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他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古都雍城留下了许多关于秦穆公的故事。

秦人的先祖非子,曾为周王室养马,“马大蕃息”,得到周天子封赏,始号“秦嬴”。因此,秦人和马有着深厚的渊源。秦穆公也非常爱马,在他的众多名马中,有一匹皮毛闪亮、体态健硕的白马,穆公最是喜爱。

公元前646年,秦国大旱。秦穆公带着大臣外出了解灾情。这次出巡,穆公所乘的正是那匹白马。可在巡察的途中,一时不慎,白马竟然跑丢了。秦穆公心急如焚,要知道,这可是一匹日行千里,多次跟随他征战疆场的良驹啊!穆公亲自带着侍卫,循着马蹄印追去。跑出几里是一片树林,蹄印渐渐模糊难辨。一群人正一筹莫展之时,忽见前方炊烟袅袅,隐隐传来笑声。走近一看,只见一群乡民正围坐在篝火旁,篝火上烤着半熟的马肉,而不远处则扔着一张剥下来的白马皮。这张白马皮秦穆公太熟悉了,他心疼地叫道:“我的马!”兵士们见状,立刻将乡民团团围住。侍卫呵斥道:“大胆刁民,竟敢盗杀国君爱马!”乡民们吓得面如土色,谁也没想到,刚刚杀掉的,竟是国君的千里宝马。这下可要大祸临头了!

乡民们跪倒在地,浑身发抖。秦穆公看着跪倒的人群,他们一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其中还有一些五六岁的孩子和年过花甲的老人。看着看着,他的怒气渐渐消失了,转而说道:“国中饥馑,百姓食不果腹,寡人之过,寡人之过啊!都起来吧!”乡民们将信将疑,只见秦穆公又说:“我听说夏日食用马肉,若不饮酒,会中毒伤身啊!”他转身吩咐道:“速取几坛秦酒来,以解马肉之毒。”乡民们感激涕零,纷纷称颂穆公的恩德。

眼看着秦国旱情日益严重,秦穆公寝食难安,决定向晋国借粮。三年前,晋国遭遇旱灾时,也曾向秦国借粮。当时秦国的许多大臣反对,认为晋惠公在和秦国的外交上多次背信弃义,不值得同情,但秦穆公说:“有负于我的是晋国国君,但受灾的是晋国的百姓,岂能不救!”于是给晋国运去万斛粮食,史称 “泛舟之役”。然而,这次轮到秦国借粮,晋惠公却又一次忘恩负义,不仅不借,还要乘人之危,发兵攻秦。

公元前645年,秦晋两国在韩原大战。秦军不慎中了晋军的埋伏,秦穆公和将士们从中午血战到黄昏,兵士伤亡过半,秦穆公也身负重伤,“天要亡我大秦吗?”就在穆公仰天长叹之际,却见晋军忽然大乱,一支脸涂黑炭,手执大刀长斧的队伍斜杀过来。他们在晋军军阵中横冲直撞,杀声震天,锐不可当。晋军苦战半日,本以为胜利在望,没想到突然杀出这么一支队伍,一时间乱了阵脚。这一来,秦穆公解脱困境,秦军士气大振,很快反败为胜,还俘虏了晋惠公。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要救寡人?”“大王,当日我们杀您宝马,您却赐酒解毒,我们是来报恩的呀!”原来,这些百姓本就英勇善战,也一直感念穆公恩德,听说晋国攻秦,便有人提议:“国难当头,正是我等报答国君的时候!”于是,一呼百应,组成一支三百多人的队伍,奔赴韩原,要助穆公一臂之力。不想正赶上穆公被围,这才有了天降神兵,勇救穆公的故事。据考证,这群百姓所住的地方,就在现在凤翔县城南高王寺村的义坞堡。穆公失马得民心,这段历史佳话被后人代代传颂。

秦穆公胸怀天下,宽厚爱民,锐意开拓。五张羊皮从楚国赎回已沦为奴隶的百里奚,拜为上卿;招募蹇叔、公孙支、丕豹、由余等各国贤才为秦所用,强国富民;与晋国联姻,结为“秦晋之好”,使秦国在相对安定的环境中发展壮大;采用征讨和怀柔并重的策略,开地千里,称霸西戎,奠定了秦国强盛的基石!

沿着秦穆公开创的道路,秦人代代相继勤勉耕战,变法图强浴血崛起,更铸就了开放包容、勇于变革、务实刚健的秦人精神!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今天,在祖先奋斗过的这片热土上,三千万三秦儿女站在了新时代陕西大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上,让我们发扬秦人精神,共同推动陕西追赶超越,再创辉煌!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