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各地

江苏品牌+陕西资源 两省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的洛南样板

西部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西部网讯(记者 田珂 敬泽昊)位于秦岭深处的商洛市洛南县保安镇北斗村,原本是一个只有31户人家的普通小山村,但从今年开始5月开始,村里多了许多外来面孔——面貌一新的村落吸引了很多人慕名从西安赶来,就为在这里的民俗住一晚,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秦岭的美丽,看一眼灿烂的星河……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小山村有了一个时髦的别名——亲农·溪乐谷。

小山村的改变要从2018年下半年说起,肩负对口援建洛南县的南京市江宁区,长期以来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方面积累了成熟的经验。特别是其总结出的“背靠大城市,生态宜居;文化有特色,民风淳朴”的美丽乡村建设原则,目前已被全国1100多处乡村应用。恰好,洛南本身就具有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的资源、而距离西安仅七十多公里,可以更好的服务于这个巨大的文旅消费市场。

当时,江宁区派出了20多人组成的规划设计团队入驻洛南县,在省、市两级文化旅游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洛南党政领导的陪同下,跑遍了全县16个镇办的近50个村,深度调研村落肌理、基础配套、周边环境。通过多种因素综合研判精心选点,最终敲定了保安镇北斗村落地“亲农·溪乐谷”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随后,规划设计团队结合“山、水、田、林、景、村、文”资源特色对这里进行了科学规划,挖掘“秦岭洛河源下的农耕文明”,寻觅”来自大山里的乡味“,力图打造极具陕西特色的秦岭美丽乡村。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江宁区筹措3000万元,洛南县配套1000万元,组建了由县级领导任处长的项目管理处,江宁区又抽调了一批高素质施工人员既当技术员,又当施工员,带领当地的贫困劳动力高质量的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尤其在今年8月6日水灾后,针对项目受损情况,江宁区又迅速组成救灾援建团队,投入600多万元帮助项目灾后重建。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江宁区坚持“因地制宜,保持本土风貌,就地取材,不搞大拆大建”的工作原则,既节省了资金,又最大限度的保持民居和村貌的原生态。如项目区内河道水景观的生态化改造,梯田花海等大地景观建设,石头乐园的就地取材和变废为宝,一系列看似简单但深受游客喜爱的项目设计理念也让洛南干部群众耳目一新。

为了推进项目的进行,洛南当地各级政府对项目区范围内的老旧房屋进行收储,并以资本入股的形式邀请村民参与项目运营分红,而长期空置的房屋由项目单位通过租赁的形式纳入统一改造范围,使资本变成股本。此外,对项目区内拟用于公共活动场所的绿地、林地,项目单位通过土地、林地流转的方式取得经营权,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稳定收入。

通过房屋入股分红和土地、林地流转,北斗村户均年增收就达到7400元。而在周边村组建了30人的务工队,就近用工,人均日收入150元;针对年龄偏大的贫困户,通过新增保洁岗、炊事员岗位,实现人均月增收1000-2000元。自项目建成运营后,一方面从当地选聘了20名工作人员从事餐饮、民宿接待以及讲解等方面服务,人均月收入2000-3000元,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另一方面周边群众通过务工,开办农家乐等方式,人均稳定增收18000元。

通过以上方式,让老百姓全方位参与到项目建设之中,也极大的调动了老百姓积极配合、主动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实现了项目单位和社区群众利益的有效协调,最大限度的发挥了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在完整保留原乡生态景观和浓郁乡土意境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特色精品住宿”体验为主题的美丽乡村民宿度假区。自2019年11月8日运营以来,接待游客20万人,综合收入达到1500万元。

结合从该项目建设中学到的乡村旅游发展先进理念,洛南县有对音乐小镇、玫瑰小镇、禹平川秦岭原乡景区等结合各自特色进行了提升改造,使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与此同时,项目还推动了北斗村的城镇化步伐。另一方面,前来仓颉小镇文化游和溪乐谷乡村游的游客越来越多,火爆的场面已经扭转了当地群众的思想观念,群众开办的农家乐、商店越来越多,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业态,成功打造了乡村旅游扶贫的洛南“样板”。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