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社会

西安建筑用工市场清冷 民工等不到活打牌

陕西传媒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在西安长安区航天中路和北长安街的十字路口东侧有一个自发形成的劳务市场。3月1日早8:30左右,在劳务市场等活儿的“散工”已有200多人。他们或拿着长滚子、大锤等工具站在路边,或在脖子、胳膊上挂着写有“水电”、“粉刷”、“砸墙”等字样的牌子,时刻观察来往的行人。

准备春耕、进城找工作……进入三月份,这是农民朋友的头等事。有数据显示,仅在西安市务工的130万农民工中,从事建筑装修业占半壁江山。而今年房地产去库存呼声更加高涨,为此,本期“记者走市场”走进城市用工市场,看看建筑行业招聘和求职情况。

开春了 建筑用工市场仍清冷

在西安长安区航天中路和北长安街的十字路口东侧有一个自发形成的劳务市场。3月1日早8:30左右,在劳务市场等活儿的“散工”已有200多人。他们或拿着长滚子、大锤等工具站在路边,或在脖子、胳膊上挂着写有“水电”、“粉刷”、“砸墙”等字样的牌子,时刻观察来往的行人。记者采访大约一个小时,始终没有雇主前来,等活的农民工大多三五一群围在一起唠嗑或打牌。

工程少活难揽 用工市场惨淡

“天刚亮就有人来了,这都两个小时了,啥活也没揽下……”来自宝鸡的冯师傅站在韦曲北站附近跺着脚说,“这个劳务市场有些年头了,以前火的时候每天能有四五百人在这等活,两三年前活儿也好找,那时天天都有工,来的最多的是陕北过来的包工头,很豪爽,一次雇很多人,而且每天的薪酬也很高,一天三四百元,而那会儿西安这行的薪酬才是每天两百,所以许多农民工都愿意去陕北务工。”

一旁的李师傅搭讪说:“那会儿像我们这样有点儿技术的在工地上很威风,刚毕业的大学生都给我们当学徒,拿的薪酬也比那些大学生高。

“这一两年建筑市场明显不景气,以前工地上的活儿得排时间接,现在几乎没有工地来雇人,短工活儿更难找。”冯师傅叹口气,“自己在建筑行业做水电十几年,是个老把式,不出来在家里也无聊,没事的时候就打牌。”

“从2012年以后,陕北都没活了,去那儿揽工的人基本都各回各家了。”以为是雇主来找工人的程师傅拿着工具凑过来说,“我们大部分人正月初五就出来了,这两三年都没碰上个像样的大工程,都是些零碎活。能接一点是一点呗,碰运气。”程师傅说,“这几年在西安做这行当不光活儿少了很多,用工价格也不断下降,工人工资从之前的每天180元到200元下降到了现在的120元左右。生意不好,很多外地来打工的人干脆直接回家不出来了。吃住都得花钱,在外辛苦一年还赚不下多少钱,还不如待在家里种地。你看现在留在这儿揽活的基本都是西安本地的。”

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今年2月份公布的一项对小微建筑企业跟踪监测调查显示,2015年,陕西小微建筑企业生产经营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均有所下降,市场需求乏力。

企业生产经营欠佳 工程款拖欠较为严重

在跟踪监测的我省108家小微建筑企业中,从经营状态看,去年95家企业正常经营,占88%;13家企业停产,占12%;停业企业均为私营企业。企业总产值同比下降5.9%,降幅较上季度扩大0.7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去年四季度末,调查企业从业人员为1986人,同比降幅5.2%。

企业对下季度生产经营预期调查显示,11.1%的企业持乐观态度,占比企业较上年三季度下降19.5%;48.1%的企业认为基本持平,占比较上年三季度下降8.4个百分点;预计经营变差的企业占40.7%,占比上升27.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企业对2016年一季度生产经营的预期较为悲观。

市场需求不足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问卷调查显示,去年四季度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仍是“工程太少很难揽到活”,认同率高达71.3%,连续四个季度排在经营困难的首位;其次是“市场竞争激烈”,认同率为58.3%。

调查显示,在去年四季度企业经营面临的问题中,认为用工成本上升快的企业占47.2%,认为原材料成本上升快的企业占23.1%。经营成本上升快、占比大,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已成为制约小微建筑企业健康发展的又一突出问题。

建筑行业工程款结算周期较长,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和施工企业被迫垫支工程费用等现象普遍,因而形成“三角债”。调查显示,去年四季度存在工程款拖欠现象的企业有73家,占企业总数的67.6%,比上季度上升11.1个百分点;工程款拖欠增加的企业有43家,占企业总数的39.8%,比上季度上升8.3个百分点;仅有30家企业工程款拖欠减少,占27.8%。

由于市场需求乏力,78.7%的企业在去年四季度没有招工需求。在有招工需求的23家企业中,招到全部所需员工的企业仅11家。

冯师傅说:“现在我们也没啥其他想法,就希望这个行业能好起来,像我们这些一辈子就会这一门技术的人来说,除了干一把子力气活,用一用自己的技术,还能干啥?”

小微建筑企业健康发展需关注

2015年,是中国经济发生巨大转变的起点,经济新常态的特征逐步显现,建筑业产能过剩,需要去库存。换句话说,就是卖不掉的房子太多,新建的需求就小了。这种挑战,困扰着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

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细胞,在吸纳就业、扩大内需、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调查中,多数调查企业期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优惠政策宣传和贯彻落实,加强政府监管,使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企业,进一步营造建筑业小微企业良性发展氛围和环境,促进小微建筑业企业健康发展

另外,陕西调查总队分析人士也表示,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员素质及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采取与劳动力输出地建立劳资供需信息平台等方式,切实解决好招工难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加强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满足日益加快的产业升级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要。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