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县簸箕掌村:昔日贫困村今变“美丽休闲乡村”

如今,走进蓝田县洩湖镇簸箕掌村,成排2层小洋楼气派整齐,村里都是水泥路,你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贫困村,一下雨零散住在沟底的村民就开始担心房屋漏水垮塌,如今,这个山沟沟里的贫困村已经华丽变身成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
“这几年村里变化确实太大了,单说这房子,我们现在住的都是180平方米的二层洋房,原来住在沟里的土房,一到下雨把人就紧张的,房子漏水,门口的水渠就堵住了,还得冒雨拿耙子把水渠疏通,避免房子因为积水被淹。”说这话的是簸箕掌村村民李世成。
今年63岁的李世成很感慨,“原来的日子跟现在压根不能比,当时也都不敢想咱们农民也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原来就忙两季庄稼,一年到头落下几百块钱,现在不但住进洋楼,我们组还率先把土地流转给村里用于经营,每年每亩地保底分红1500元。”
让村民李荣梅更为骄傲的是,村民们都过上了好日子,村里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达到80%,村前有水鸟成群的女娲湖,村后是清晰可见的终南山,村道上时不时可以看到野羊“散步”。
2013年时,簸萁掌还不是这般模样。当时,全村301户村民分散在沟岭之间,除了贫穷,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也时时威胁着村民的安全。2013年9月,村上启动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2015年年底,占地120亩、统一规划、特色鲜明的新型农村社区建成,每户村民都住进了两层小洋楼。
这只是个开始,簸箕掌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刚相信,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一旦将村名“簸箕”这个传说开发好,村民的好日子还在后头:“我们这个村名其实大有来头,可以追溯到上古文化,当时女娲在造人时,用簸箕在这儿晾晒过程中遇到大雨,为了不让雨水把簸箕里的人冲了,她用手划土,把簸箕围起来,就形成了簸箕掌村目前这个地形。”
从2014年,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时,李志刚就打算在“簸箕”二字上做文章,以此发展乡村旅游,“要让群众共同富裕,必须把现有的农村资源变活,让每个村民都变成股东。”目前,村上通过积极招商引资,完成各种旅游项目投资超过1亿元。村口女娲湖上游船荡漾,村后伏羲岭上建起了窑洞宾馆,沟道之上架起了滑索,千亩核桃林中也有了人行步道。牡丹园、薰衣草园等园区也开始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市民到访。
如今,簸箕掌村已成为西安周边的旅游名村。“每年10月到来年5月,是村里的旅游旺季,这主要是因为滑雪场,以后我们要开发更多的项目,让簸箕掌村一年到头没有淡旺季之分。”李志刚说,因为旅游业的发展,不少原来在外打工的村民回到家里办起了农家乐,勤快的干得好的一年收入就有20万。
2015年至今,簸箕掌村实现旅游收入近千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013年只有2500元,2016年增长到13500元。“十八大以来,我们村从一个省级贫困村变成一个被农业部命名的美丽休闲乡村。十九大以后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使我们簸箕掌村越来越美丽,村民越来越富裕。”李志刚说。(来源:华商报 蓝田县统筹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