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西安

警方摧毁毒品加工厂 "丧尸药"过量可能啃咬他人

摘要: 近日,陕西省警方对外公布了一起特大制售毒品案,禁毒民警摧毁了一个盘踞在咸阳市三原县的毒品加工厂,抓获犯罪嫌疑人17人,成功破获了这起公安部目标案件。

西部网讯 (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近日,陕西省警方对外公布了一起特大制售毒品案,禁毒民警摧毁了一个盘踞在咸阳市三原县的毒品加工厂,抓获犯罪嫌疑人17人,成功破获了这起公安部目标案件。

(一)警方摧毁一个毒品加工厂 缴获毒品近130公斤 主犯是大学教授

2014年五月的一天,咸阳市三原县禁毒大队民警在工作中发现一个可疑线索,三原县大程镇的一个化工厂厂房内,有人可能从事非法生产活动。

三原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曹杰:行动非常诡秘,经常是白天二车间门关着的,而且生产的产品有特别的刺鼻气味,里面大量使用易制毒化学品,有盐酸、丙酮还有一些不知道名字的东西,包括生产的工人配备有防毒面具等等。

根据打击毒品犯罪的工作经验,曹杰和同事们怀疑这个车间正在加工毒品可疑物,于是在5月21号,对嫌疑人加工生产的车间进行了突击检查。

三原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曹杰:当场抓获陈国梁、陈建华以及王铁峰三名犯罪嫌疑人,正在生产一种白颜色的毒品疑似物,经过现场查获以后,把嫌疑人控制住以后,很快把毒品疑似物送到陕西省公安厅司法鉴定中心,经鉴定这个东西是一种新型毒品甲卡西酮。

民警在这个毒品加工厂现场查获甲卡西酮成品129.45公斤,半成品2000多公斤。

三原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曹杰:这个地方就是521特大制造贩卖毒品的制毒现场,金盟桥公司的二车间,现场看到的桶子,都是装原材料的,包括反应的设备还有反应釜。这里面全是离心机、干燥机,所有的制毒工具。

据现场抓获的犯罪嫌疑人陈国梁交代,他生产毒品的配方是从西安一位姓陆的化学教授处购买的,警方顺藤摸瓜,在西安南郊某大学家属楼内,将犯罪嫌疑人陆咏抓获。

三原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王小震:犯罪嫌疑人陆咏是陕西省某重点大学的化学教授,现在新型毒品好多都是化学合成的东西,陆勇在这个案件中,不仅提供毒品制作的方式方法,而且不断改进,而且他还参与到毒品的销售过程。

警方介绍,2013年5月,犯罪嫌疑人陈国梁从陆咏处得到甲卡西酮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在渭南一个厂房中试制20多次,并在9月份将制毒原料 转移到三原县大程镇开始批量生产,截止案发,这个犯罪团伙以物流发货的方式,向上海等地贩卖毒品甲卡西酮900多公斤。警方经过侦查,分别在山西、福建等 地,将涉案的17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目前,这起案件已经移交检察机关起诉。

  (二)毒品甲卡西酮俗称“丧尸药” 吸食过量可能会啃咬他人

在这起案件中,警方缴获的毒品甲卡西酮成品达到了130公斤,半成品有两吨多,据介绍,甲卡西酮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丧尸药”,吸食过量可能会出现啃咬他人的极端情况。

2012年5月,有媒体报道,美国迈阿密一名男子当街啃食他人面部被警方击毙,受害者四分之三的脸部被这名男子咬掉。案发后,警方调查得知,这个“啃脸男”在袭击他人之前吸食了一种叫甲卡西酮的毒品。

省公安厅禁毒总队副总队长王珩:甲卡西酮是在这个毒品行当大家都知道一个名字叫“丧尸药”,因为服用了甲卡西酮,人的行为会出现异常。毫无征兆袭击路边行人,把行人的半边脸全部啃食掉了,就是有名的啃脸男,这就是服用了甲卡西酮的行为异常。甲卡西酮这个毒品对人的危害和海洛因还有冰毒还有K粉的危害都不一样,甲卡西酮对人的危害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对人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王队长介绍,由于甲卡西酮是化学合成毒品,原料都是一些化工材料,比较容易获得。在三原县破获的这起特大制毒贩毒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就是利用化工厂批量生产毒品。

省公安厅禁毒总队副总队长王珩:这个案件和以往侦破的制毒案件不一样。这起案件纯粹是利用三原的化工厂。工厂化生产的毒品案件,并且这起案件还有一个特点,一个是犯罪嫌疑人都是高智商,他贩卖还有生产原料的获取都是通过网上进行的,这个案子涉及到范围比较广,在陕西制造,通过物流行业进行贩卖,在上海进行中转,毒品最终流到山西长治一带。

警方表示,不论是甲卡西酮等合成毒品还是传统的海洛因等毒品,对人的伤害都是巨大的,希望大家能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如果发现身边有吸毒或者贩毒的线索,应当向公安机关进行举报,共同打击毒品违法犯罪。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