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西安

西安医学院遗弃实验用狗 临床实训中心主任被停职

西部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丢弃在楼顶,任其自生自灭。网友微博中展示的照片里有十几只狗,这些狗刚刚做完手术,有的嘴还被纱布捆绑,被蓝色的无菌布包裹。为核实情况,西部网记者前往学校进行调查。   爱狗志愿者:实验动物应当实施

西部网讯 据央视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央视新闻 12月7日深夜发布消息,12月7日,陕西西安医学院对“用狗做实验后遗弃”做出处理,成立问题调查小组,对临床医学院院长、副院长提出严肃批评,责令写书面检查;对临床实训中心主任停职检查;临床医学院动物实验课暂停;加紧解决学校动物实验许可证申报换证及完善条件等问题。

 此前报道

西安一医学院实验用狗疑遭弃 工作人员:不得已

12月5日,有志愿者向西部网爆料,称西安北郊某医学院未进行无害化处理,就将实验用后的狗随意丢弃在楼顶,任其自生自灭。网友微博中展示的照片里有十几只狗,这些狗刚刚做完手术,有的嘴还被纱布捆绑,被蓝色的无菌布包裹。为核实情况,西部网记者前往学校进行调查。

爱狗志愿者:实验动物应当实施安乐死 不应随意丢弃

12月6日上午9点左右,记者在学校看到,发养试验用狗的基础医学部已经大门紧锁,记者从旁边一座教学楼的天桥来到基础医学部楼顶,基本确定了网友所发图片就是这里。记者看到,仍有8只健康的实验用狗被拴在六楼的栏杆上。与网友提供的图片不同的是,一些蓝色的无菌布仍被扔在地上,但实验用过的狗已经不见了踪影。

一名自称兽医专业出身的爱狗志愿者对学校的做法表示质疑,他认为,动物做完实验以后,应当实施安乐死,而不是将未完全死亡的狗随意丢弃在露天场所,更不应该把狗的嘴捆绑。

随后赶来的一名学校老师向志愿者解释,由于狗的个体有差异,麻药所能维持的时间长短不一,因而有些狗会醒的比较早,因为疼痛会产生抽搐。

一名围观学生还告诉记者,由于部分实验用狗生性凶猛,为了避免狗伤到人,他们会将狗的嘴绑上,待狗完全丧失攻击能力的时候才会将狗嘴上的绷带解开。

学校老师:也不愿看狗这么痛苦 但实验只能用动物做

一名到场的学校老师解释,他们也不愿意看着狗这么痛苦,但作为医学实验,不得已只能在动物身上操作,不能贸然在人的身上进行手术。“做完实验后我们会给狗打一些药,有的狗死了,有的没有死。这些狗平时就养在楼顶,所以做完实验后我们仍然把它们放在这里,等待西安市相应的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而志愿者和老师争论的核心就是实验结束后,是否对狗进行了安乐死处理。在场的另一名老师表示,由于目前技术发展不够,现在他们对狗仍然使用麻醉剂实施安乐死,即便是其他院校,也没有对狗实施安乐死。学校的一名同学也证实,昨晚在网上看到网友的质疑以后,他们已经暂停了相关实验。

有学校的知情者告诉记者,该校每年需要做相关实验的约有1000人次,平均5-6人使用一只狗,狗的每年用量大概在200只左右,而相较于其他医学类院校,该校目前的用量很小,而且正在尽力减少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使用量。记者试图就这一问题向西安医学院相关部门进行求证,但时值周末,未能联系到负责人。

 思考:我们该如何正确的使用动物资源

一名女性爱狗志愿者向记者表示,使用动物进行科学研究人们能够理解,但志愿者更关心动物在使用之后的处理方式。他们建议相关机构在使用动物进行医学实验后,能够将这些动物的来源和最终处理方式主动告知社会,让大家知道这些动物朋友们的最终去处。

西部网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2011年1月和6月,国务院和陕西省分别颁发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和《陕西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使得陕西省内的动物医学实验有章可循,也希望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督,使医学动物的实验规定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供应商无养狗资质 西安医学院实验用狗来源存疑问

12月7日,西安医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媒体和6名志愿者代表就使用动物进行医学实验一事进行沟通,并带领志愿者和记者进入实验用狗的滞留处进行参观。记者发现,虽然西安医学院的实验整体上合乎相关规定,但实验用狗的来源存在问题,而且西安医学院无法提供使用狗进行医学实验的相关手续。

西安医学院称将建专业处置中心 保障动物福利

今天上午,西安医学院在其未央校区召开新闻发布会,西安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熊冬梅就西安医学院涉嫌遗弃试验用后的动物一事向动物保护协会的志愿者及媒体做公开回应。

熊冬梅表示,目前西安医学院已经成立了由副院长牵头的专门调查组,对这一事件展开调查,同时,对学校所属临床医学院院长、副院长提出严肃批评,责令写出书面检查;对临床实训中心主任进行停职检查;临床医学院动物实验课暂停,直至整顿完善。

熊冬梅称,学校的实验流程虽有瑕疵,但总体上符合相关规定。实验课程分上下两场,中间只隔半个小时,没有能够及时对用过的狗进行处理,并非对狗进行“遗弃”。该校目前并没有专门的实验用狗的处置中心,该项目已经立项,正在建设。西安医学院将借此契机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改进自身工作疏漏,努力承担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

 质疑西安医学院“没诚意” 志愿者要将狗接回保护中心

负责该项临床实验的封老师否认了网上盛传的有关“吊打”小狗的传闻,他称是当时是因为小狗跳起来咬学生,学生进行躲闪,因此给社会造成了学生吊打小狗的错觉,并且木棍上暗红色的物品也并非血液,而是给狗褪毛用的化学品。

这些狗仍没有单独的饲养场所,志愿者发现,有几只狗已经患有犬瘟,而且还在和其他狗混住。西部网记者在狗的圈养室发现有部分小狗粪便过稀,且有尿血现象。医学院则称,犬只检验检疫工作由犬只的提供者负责,自己不承担责任。

一名男性志愿者对动物尸体的处理时间提出质疑,志愿者称自己从5日下午4点到10点这段时间中学校并没有任何人出面进行处理。志愿者还质疑西安医学院6日晚间发布的情况说明“没有诚意”。

西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的志愿者薛先生向记者表示,他们目前有三点诉求:一,学校将现有的健康狗交由动物保护协会进行照管,并支付相关费用;二,在现有医疗条件下整改相关工作,完善相关细节;三,出具正式文件,将处理结果和下一步具体做法告知社会并致歉。

西安医学院实验手续不完整 供应商无养狗资质

西安医学院的崔老师告诉记者,每次做完实验,他们会立即将动物尸体处理掉。但该院资产设备处一名负责人则称,动物尸体并不会立即被处理,而是存储在冰柜中,每半年交付相关单位处理一次。

同时,西安医学院资产设备处也向西部网记者提供了三份资质证明,分别是《实验动物供应协议书》、《危险废物处理许可证》和《危险废物处理合同》。其中《实验动物供应协议书》是和位于兴平的天瑞实验动物养殖场签订的,而合同有效期已于今年6月5日截止,《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显示,这家养殖场供应范围仅限兔子和豚鼠,并不包含实验用狗。

也就是说,这家养殖场并不能向西安医学院提供相关实验用狗,西安医学院接收该养殖场的行为也是不符合相关规定的。

西安医学院与西安一家单位签订的《危险废物处理合同》也已于今年9月24日终止。

对于学校是否有使用狗进行实验的资质,西安医学院宣传部马老师称,学校使用狗进行实验的资质已经上交进行审批,学校目前无法提供相关资料。有志愿者当场质疑这一表态。

记者从志愿者处了解到,截至发稿时,西安医学院已经和爱狗志愿者达成初步协议,医学院将剩余实验用狗转交给西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进行照管,目前怀疑患有犬瘟的两只小狗已送往宠物医院进行治疗。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