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西安

西安13区县一把手谈重点工作 打造品质西安

摘要: 号角已吹响,连日来,各代表团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各区县如何正确认识和主动适应新常态,对2016年的重点工作有哪些新作为、新要求?

2月1日上午,西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陕西宾馆隆重开幕。代市长上官吉庆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十三五”是西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初步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期。在“十三五”时期,要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的要求,实现经济实力、城乡居民收入、经济外向度三大跃升,促进城市创新驱动力、产业竞争力、综合承载力、辐射带动力及绿色发展力五方面能力大幅增强,确保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当好“三个陕西”建设的“排头兵”。要系统推进品质西安建设,着力提升经济发展、城市治理、宜居环境、对外开放、人民生活和政府服务等“六大品质”,真正让广大市民从品质建设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起步之年,将以品质西安建设为主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统领,突出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努力在全省追赶超越发展中起到示范、带动、辐射、支撑作用。

号角已吹响,连日来,各代表团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各区县如何正确认识和主动适应新常态,对2016年的重点工作有哪些新作为、新要求?本报采访了西安市区、县政府一把手,了解他们对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给我们的生活将带来哪些惊喜?区县政府今年的重点工作或是头等大事是啥,请大家来看一看。

未央区

吴智民说,“十三五”时期,未央区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00亿,年均增长9%;新增保障性住房面积100万平方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今年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9.5%以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他说,今年将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扩大对创业就业、医疗教育、民生保障、缓堵保畅、环境治理等领域的有效投入,做优做细惠民实事,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围绕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提升,持续推进“四大商圈”建设,围绕汽车、建材、家居等商贸物流市场,在北客站、北二环、北三环等重点区域发展农副产品物流采购中心和淘宝网、京东网等网络实体店聚集群。集中推进徐家湾片区、北客站片区、大兴未央片区,未央路片区、未央湖片区的开发,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抓好东元路学校新校区、职教中心北校区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完成投资5000万元。

  临潼区

刘三民说,回顾“十二五”,临潼区生产总值是“十一五”末的1.3倍;“十多条连接西安主城区的主干道路”陆续建成通车,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渭北现代工业组团初具规模,现代物流区建设全面启动,“十大片区”快速发展,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十三五”期间将强力推进“十大片区”、“十大重点工程”、“新十大重点工程”、“十多条连接西安主城区的主干道工程”和黄金大道、骊渭路、芷渭路等连接“十大片区”的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到2020年初步建成产业优势明显、城乡融合发展、青山绿水相依、古今交相辉映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最具活力副中心城市。

在2016年将推进火车站周边、姜寨等城棚改项目,新实施4个棚户区改造,扎实办好“十项惠民实事”,牢牢兜住民生底线,努力让全区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投资1.5亿元,加快实施“全面改薄”计划,完成34所义务段标准化学校、25所学校食堂建设,新建公办幼儿园3所、改建19所。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组织实施分级诊疗,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启动妇幼保健院扩容,强化妇幼全程系统保健,在全市率先建立免费生育制度,全力满足全区二孩生育的需要。

  蓝田县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蓝田县将坚持稳中求进,实施“七项工程”,扎实开展“发展环境提升年”主题活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党的建设,实现“五个蓝田”奋斗目标,推进“人文山水蓝田丝路生态慢城”建设。

蓝田县县长陈顺利说,蓝田优越的区位环境和自身独具特色的生态禀赋,作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组团,这是蓝田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条件。坚持以融合为方向,建设现代蓝田;坚持以生态为基础,建设美丽蓝田;坚持以突破为核心,建设富裕蓝田;坚持以革新为抓手,建设活力蓝田;坚持以增收为目的,建设幸福蓝田。以“人文山水蓝田,丝路生态慢城”全新的理念引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聚焦新的发展目标,砥砺前行,实现建设五个蓝田的目标!

县委县政府领导带头率先垂范,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抓项目落实、环境整治、招商引资、脱贫巩固,力争在“十三五”开局之年起好步,在五个蓝田建设奋斗征程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新城区

“十二五”以来,到2015年,新城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4.12亿元,年均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44个、完成投资960亿元,拓宽改造东大街、解放路、长乐路等主干道,打通经九路、公园北路等断头路,各项民生支出107.8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81.8%。

“‘十三五’时期,新城区将着力打造‘一带一核两翼十大产业聚集区,实现经济综合实力、城市治理能力、民生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全面建设‘发展活跃、治理有序、生态宜居’的幸福新城。”仵江说,在2016年,新城区将紧紧围绕“531”工作主题,坚持以建设幸福新城为主线,着力促改革、抓项目、优产业、强品质、惠民生、提效能,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抓紧片区改造,加快推进幸福林带建设,全面启动林带建设,统筹抓好林带地下空间、地铁站点等5项重点工程,启动西光厂、东方厂搬迁工作,加快秦川厂、华山厂土地收储,启动35户中小企业搬迁工作,加快推进火车站北广场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一期房屋征收工作。全年确定重点建设项目100个,计划投资170亿元。

  莲湖区

2016年,莲湖区着力打造智慧城区,抓好城管标准化执法服务和市容标准化管理,依托网格化管理,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实施开放发展拓空间,全面落实丝绸之路起点区建设《实施方案》,加快实施开远门遗址丝绸之路起点广场等一批产业项目,依托马来西亚清真美食节等活动,广泛开展经贸合作。实施共享发展惠民生,认真落实两孩政策,深化大学区管理制、中医药特色示范区、医联体建设、居家养老等工作,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坚持以“十三五”规划为蓝图,全面推进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城区建设。持之以恒抓好经济转型,以西大街、北大街、桃园开发区、大兴东路等商务楼宇密集区域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亿元楼宇”。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养老及清真食品产业特色产业。实现大兴新区突破发展,抓好45个在建项目管理服务,确保全年新开工项目6个、25万平方米。推进土门地区加快发展,抓好38个重点项目招商落地,全年新开工项目12个、50万平方米。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改造,彰显历史人文风貌,促进文化、旅游、商贸融合发展。

雁塔区

说起雁塔,赵小林信心满满的,脸上始终绽放着舒心的微笑。这位“一把手”的自信与微笑来自于雁塔骄人而显著的“成绩单”。他说,回顾“十二五”,在全市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雁塔区在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经济总量位居西部城区第二,人均GDP突破1.6万美元,提前完成“十三五”确定目标,步入到小康社会。地方财政收入超过50亿元,总量和结构均全市之首;新增市场主体首次过万,位居全市各区县第一,已连续8年荣获全省五强区之首。城镇居民收入稳居全省首位。在民生保障方面,城镇居民收入稳居全省第一……

展望“十三五”,雁塔区还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全区确定的总思路是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争创一流、西部领先为总要求,以提质增效、转型发展为主线,突出重点,改革创新,补齐短板,统筹发展,着力推进“中部引领、南部崛起、两翼腾飞”空间布局协调发展,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在全省107个区县前列。初步建成经济繁荣、城市宜居、社会和谐的国际化大都市主城区,努力当好“品质西安”建设排头兵。

长安区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长安区将按照“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紧紧围绕“三个长安”发展主题,扎实做好项目建设、产业培育、统筹城乡、生态建设、社会民生等重点工作,全力打造经济增长极,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力,努力推进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稳步建设。长安区代区长王强说,“十三五”时期,是长安区全面深化改革、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长安区将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建设“山水长安、富强长安、和谐长安”为主题,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全面优化生态环境,持续增进群众福祉,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环境优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扬帆起航。按照“十三五”总体规划,长安区将以追赶超越、转型发展为主线,全力实施“产业强区、统筹城乡、创新驱动、民生优先、生态立区、改革开放”六大战略,不断提升区域综合实力,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全面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实施绿色低碳发展,共享和谐发展成果,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周至县

周至县代县长陈旭辉说,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更是全面推进山水周至、富裕周至、宜居周至、活力周至、和谐周至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关键一年。事业维艰,奋斗以成。将继续叫响“生态立县”和“开放办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让绿色生态造福更多老百姓,同时,集聚各方优势、打造开放高地,出“实招”解“难题”,使县域经济在平稳增长中实现新突破;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培育支柱产业,突出抓好“一城一带一园一区”建设,补齐发展短板、扩大有效投入,着力增强全县经济发展后劲;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城乡面貌在统筹发展中展现新气象,群众福祉在惠民利民中得到新改善,全力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和美丽西安西大门建设。

“十三五”时期,周至县将重点做好以优化生态环境为重点,着力建设山水周至;以培育壮大产业为重点,着力建设富裕周至;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着力建设宜居周至;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重点,着力建设活力周至;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建设和谐周至。

碑林区

“系统推进品质西安建设,碑林一定要做到勇于担当。”卢光文坚定地说,“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碑林建设现代化美丽城区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围绕建设“核心功能彰显、人民生活幸福”的现代化美丽城区的目标,着力打造实力碑林、创新碑林、品质碑林、开放碑林、幸福碑林、绿色碑林、活力碑林。稳步推进动力转换、激发经济增长潜能,加快推动优化升级、拓展转型发展空间,做强做优三大主导产业和三大经济形态;以增进百姓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打造城市环境优势,把碑林区建成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最具竞争力的创新型核心城区。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起好步、开好局,至关重要。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重点将做好七个“全力”:全力稳增长,确保经济稳健运行;全力调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全力促转型,加快东关地区综合改造等重点工作;全力优环境,提升城市建管水平;全力解难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抓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力转作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灞桥区

苗志忠履新灞桥区长刚刚5个多月,但谈及灞桥区“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发展时充满希望和信心。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抢抓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树立全域灞桥理念,坚持产业拉动、项目带动、板块推动、创新驱动战略,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和效益质量,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着力改善民生福祉,全力打造宜居灞桥。

苗志忠说,灞桥区要实现“十三五”的目标,必须要坚持“五个不动摇”即加快发展不动摇、特色发展不动摇、生态发展不动摇、统筹发展不动摇、融合发展不动摇。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区掀起新一轮发展高潮的起步之年,做好全年工作,对于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所以,灞桥区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在提升区域承载力上下功夫;发挥板块带动作用,在产业引进培育上求突破;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在增强发展后劲上下气力;切实突出环境建设,在优化发展保障上做文章;全力支持开发区建设,在合作共建上谋多赢;坚持民生优先战略,在提高群众福祉上出实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自身建设上见成效。

阎良区

王育选说,今年是阎良的重大项目建设突破年,将着重从航空衍生产业做起,主抓六大重点项目建设。

目前,已启动的项目包括:航空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以航空为主题的城市商住旅游综合体“航空大世界”,并争取在明年年内对外开放;石川河综合整治项目,将同步建设旅游、生态等项目,为老百姓打造一个综合的旅游廊道、休闲廊道、生态环保廊道;新型材料产业项目,该项目与航空产业紧密相连,建成后阎良将形成材料供应、飞机设计生产、民用一体的产业链;贤南贤北城改项目,该项目将彻底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有力保障大飞机项目生产需求;“秦·古栎阳城”项目,主要是在做好历史文化遗迹保护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先秦文化内涵,打造先秦文化与航空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的旅游新业态;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以延长农业产业链为主导,深度包装、提升档次,大力推进阎良农产品进军中高端市场,打响阎良农业品牌,提高附加值,让更多的收入留在农民手中。同时,全区将把招商引资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切实改善招商引资和施工环境,打造招商引资金字招牌。

高陵区

范九利说,过去的五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要指标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稳居“第一方阵”,干成了事关西安长远发展的“十件大事”和一批事关百姓福祉的好事实事。

“十三五”高陵区已绘就美好蓝图。预计到2020年,地方生产总值超469亿元,年均增长10%;三产结构逐步得到改善,达到5:70:25,服务业水平得到快速提升,步入工业发达的现代化社会。城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面貌有较大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减且多元化发展,全区城镇化率提高到72%。

立足建设“一轴双城”国际化大都市新城区的战略部署,以三产服务业发展为突破、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引领、渭北工业区建设为重点,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产业协调发展,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城市新区。

“高陵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是我们对全区人民的历史责任,是必须完成的光荣使命。”范九利说,“我们必须扭住目标、全力以赴,更加注重补齐短板,增进民生福祉,让全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户县

“‘十二五’期间,户县全力以赴做强产业、做靓城市、做实民生,开创了副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9323元和13440元。”张永潮说,“十三五”期间,户县将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以工业“五大板块”为平台,不断培育和壮大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其中,2016年将按照“全省一流、全国有名”的工作标准,全力做强产业、做靓城市、做实民生,加快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提升沣京工业园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推进集中供气、供暖工程,完成环高路和6.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启动园区棚户区改造一期项目,将加快朱雀太平5A级景区创建,建设一批集科技展示、旅游体验、民俗文化、休闲养生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典范,建成环山旅游路沿线生态景观长廊,加快城区中小学校及农村薄弱学校改建工作,加快县医院门诊综合住院楼、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建设,谋划启动“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部报告文学、一部小说、一场马拉松赛事”等“五个一”文化体育项目,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启动城区WIFI全覆盖工程。

(编辑:wsx0184)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