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西安

叶挺:在烈火和热血中永生

重庆日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叶挺,字希夷,广东惠阳人,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期间任第四军独立团团长,率部强攻汀泗桥,智取贺胜桥,勇登武昌 城,一路所向披靡,其部队被誉为“铁军”,后升任24师师长兼武汉警备司令。1927年国民党背叛革命后,他于8月1日与贺龙一起领导“八一”南昌起义, 任十一军军长。同年12月又领导广州起义,任前敌总指挥。

叶挺,字希夷,广东惠阳人,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期间任第四军独立团团长,率部强攻汀泗桥,智取贺胜桥,勇登武昌 城,一路所向披靡,其部队被誉为“铁军”,后升任24师师长兼武汉警备司令。1927年国民党背叛革命后,他于8月1日与贺龙一起领导“八一”南昌起义, 任十一军军长。同年12月又领导广州起义,任前敌总指挥。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如今依旧是小学课本内容的《囚歌》,让现在很多人初识叶挺。

 一心回国 只为革命

叶挺于1896年出生于广东惠阳县的一个农家,从小喜欢读书学习的他,在1912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然后,仅仅用了5年时间,便升入湖北陆军预备学校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1918年,学成毕业的叶挺,回到广东,不久参加粤军。

1924年,叶挺作为当时的军事人才,前去苏联学习深造。在苏联东方劳动大学学习时,受到李大钊和同学中共产党员的影响。翌年,他又与聂荣臻等人进入军事学院,在那里,叶挺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得到批准。

抗战爆发前,叶挺回到祖国。作为优秀的军事人才,国民党曾许以高官厚禄,但遭到叶挺的拒绝。

“革命好比爬山,许多同志不怕山高路险,勇于登攀;我有一段,爬到半山,又折回头去,如今才追赶上来。今后一定在党中央领导下,与大家团结一致,抗战到底!”叶挺曾这样表达自己回归革命队伍的决心。

统率“铁军” 北伐扬威

1925年11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在广东肇庆成立,其基础是原“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2000余人的队伍几乎全是精兵强将,他们中, 要么是参加过农民运动的干部党员和团员,要么是黄埔军校和滇军干部学校学员,而招收的战士,也多是有着满腔革命热情的新兵。

这支队伍是由叶挺任团长,因此称“叶挺独立团”,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支可以直接约束的部队。叶挺按照党的指示,对队伍进行紧张的军事、政治训练,让部队的政治觉悟和军事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1926年4月底,独立团奉命作为北伐先遣部队,首先开赴前线。

在武昌城下,受命担任主攻的独立团,一营成立奋勇队,官兵们留下了遗书和遗物,誓为攻城而献身。最后,叶挺率领的独立团,用5天时间,以牺牲191人的代价,歼灭3万敌军,攻克武昌。

在整个北伐战争中,独立团英勇善战,屡建战功,为国民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1927年1月,旅居武汉的部分广东人士在汉阳兵工厂铸造了一座人称“铁军牌”的铁盾,敲锣打鼓地献给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代表第四军接受了铁军牌。

南昌起义 功勋卓著

南昌起义前夕,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同汪精卫相勾结,策动反共阴谋,强令第二方面军高级军官中的共产党员退出军队或脱离共产党,并欲借上庐山开会为 由,趁机解除叶挺、贺龙的兵权,吞掉中国共产党所领导和受中国共产党影响的第20军、第11军的第24师和第4军的第25师等部队。

时任第二方面军第4军参谋长的中共秘密党员叶剑英获知消息,当即与叶挺、贺龙等紧急聚会,共商对策。

1927年7月27日,赶在敌人出动之前,叶挺和贺龙先后率部奔赴南昌,和周恩来、朱德、刘伯承、聂荣臻等一起,立即投身到具有重大革命意义的南昌起义的紧急筹备中。

4天后,叶挺奉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指示,拟定起义作战命令:“我军为达到解决南昌敌军的目的,决定于明(8月1日)凌晨4时开始向城内外所在敌军进攻,一举而歼灭之。”

然而,8月1日凌晨2时,由于第20军的一个营副告密,起义提前两小时打响。

深夜,起义的红色信号将南昌城映得通亮,叶挺和贺龙等指挥所部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

顿时,各个预定攻击地点枪炮声大作,杀声震天,敌人闻之胆战心寒。起义军经过四小时的血战,于拂晓前全歼南昌城内守敌,起义一举成功,奏响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高亢序曲。

起义胜利的当天,起义军以叶挺的名义公开发表了《告第二方面军同志书》,号召革命军人团结起来,共同为打倒反革命分子和帝国主义列强及新旧军阀等一切恶势力而努力奋斗。

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由贺龙兼代总指挥,叶挺兼代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为革命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起义胜利的第3天,起义部队奉中共中央命令,按原计划相继撤离南昌,踏上艰难曲折的南下广东征途,准备到广东重建革命根据地。

叶挺率第24师历时近两个月,突破敌人重重围追堵截,经临川、广昌、瑞金,转战福建,最后同贺龙率领主力部队到达潮州、汕头、揭阳、海陆丰一带,开展革命斗争。

出狱愿望:恢复党籍

然而,叶挺因在1927年底广州起义时,提出部队撤离的正确主张,受共产国际指责而遭冷遇,被脱离党的关系。

1941年1月,在国民党发动的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叶挺不幸被捕,从此身陷囹圄,在国民党的狱中度过了5年的铁窗囚禁。

期间,为诱骗叶挺投降,国民党反动派挖空了心思。

一天,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派了一辆豪华的小轿车,把叶挺接到司令部参加宴会,并劝叶挺发表宣言,声明新四军违犯了军令,只要这样做就可以出狱,甚至可以做官。

叶挺手拍桌子,勃然大怒:“无耻!你们制造皖南事变,陷害新四军,破坏抗日,该是你们向人们认罪才对!”

随后,蒋介石甚至本人亲自出马,许以种种高官厚禄,但都遭到叶挺的断然拒绝。

叶挺被关押期间,党组织一直在设法营救。

抗战胜利后,当知道叶挺将军出狱已是不可阻挡时,国民党军统特务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叶将军,你出狱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叶挺将军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将来出去第一件要办的事,便是请求共产党恢复我的党籍。”

在我党的不懈努力下,叶挺将军终于出狱了。

出狱的第二天,叶挺将军就向中共中央发出了申请重新入党的电报:“我已于昨晚出狱,我决定实现我多年的愿望,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你们的领导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

1946年4月8日,叶挺乘飞机由重庆回延安,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不幸遇难,时年50岁。同机遇难的还有王若飞、博古、邓发以及叶挺的妻子李秀文、五女儿杨眉和幼子阿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