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向西大兴新区涅槃重生 10年时间摆脱脏乱差

陕西日报
关注
文/史卓群
“大兴”是西安的古称,由隋文帝修建大兴城得名,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城”。区域内人文历史积淀深厚,梨园遗址、汉辟雍、汉太学、汉明堂、汉灵台以及酒市、槐市等遗址星布其中。以西安西站为依托,沿着东西大动脉陇海铁路,这片区域在几十年前也曾辉煌一时。然而时过境迁,随着经济效益下滑、多数企业停产,破败的厂房成了时代留给这片区域的印记,也掣肘了大兴新区的进一步发展。
2006年,区域开启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大兴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建设32万人居住的生态、宜居精品住宅区的宏伟目标。10年过去了,大新兴区涅槃重生,再次腾飞。
现状,亟需改变
大兴新区是西安市传统的工业仓储区,以西安西站为依托,分布着39条铁路专用线,承担着西安乃至陕西地区货物到达和发送功能,同时,经西安开往西北、西南和通过欧亚大陆桥出境的货物列车,也要在西站重新编组。紧邻铁路线与铁路枢纽的区位,造就了这片区域曾经的辉煌。鳞次栉比的仓储厂房成片分布,蔚为壮观。
然而随着西安铁路北环线的建成,铁路部门已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西站的集装箱运输业务转至新筑,整车运输迁往新丰镇货运编组站。西安西站和铁路专用线的运输功能逐步萎缩,现在,39条线路中还在使用的铁路线所剩无几。
这片因铁路兴盛的区域,也因铁路而陷入衰败。
大多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仓库、厂房曾经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如今却被废弃不用,破败不堪。在西安快速发展的时候,大兴新区落后了。道路建设、市政建设、学校和医院等配套设施建设的滞后与短缺,给这一区域的居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加之铁路沿线临时搭建的棚户,使得大兴新区成为城西最落后的地区之一。
1991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1993年,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2003年,西安曲江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成立;2004年,浐灞生态区成立……
翻开西安过去20年的发展,西安倾全市之力打造的“四区一港两基地”似乎与老城墙外西北方向的这片土地毫无关系。这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土地在过去20年默默无闻地自我发展着,城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也几乎被世人遗忘,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大兴新区,机遇已到
大兴新区对于西安市和陕西省的重要位置优势,几乎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大兴新区南起大庆路,北至汉长安城遗址,东起朱宏路-纬二十六街-北关正街-红庙坡路-星火路-环城西路北段,西至西二环,总规划面积约12平方公里。大兴新区紧邻大明宫遗址保护区,是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枢纽地带,距离钟楼商圈仅2公里,是机场专用高速公路的必经门户,白家口立交枢纽连接至二环、三环、绕城高速可到达西安市内及周边各个区域,到西安咸阳机场仅15分钟,到市政府仅10分钟。再加上陇海铁路这条东西大动脉,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使大兴新区在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战略格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欧亚大陆桥的咽喉。
如果说“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重回世界之巅的大棋局,如果说国家级西咸新区是陕西追赶超越新阶段的重要举措,那么向西发展是西安的必然选择。
向西发展,西安将与882平方公里的西咸新区、经济体量排在陕西省第三名的咸阳连为一体,共同做大、做强大西安,通过大西安主城区的率先发展,向万亿元生产总值迈进。在经济体量上,能够让西安与成都、武汉、重庆等城市站在一个等级线上。向西发展,大兴新区对于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对于陕西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灵魂省区、对于西北乃至西部大开发的更进一步深入实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兴新区机遇已到,正在涅槃重生。
区域内,太奥广场囊括了购物广场、五星级酒店、5A写字楼、SOHO、LOFT、高端公寓、品质大宅在内,打造城西城市综合体;西安国际商贸基地按照“新建一个国际市场、创建一个研发中心、组建一个对外实体”的目标,建成三大区域与三大中心:即国际采购交易区、国际商务区、国际配套区以及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国际商务咨询中心、国际物流服务中心,成为大兴新区乃至西安首屈一指的“地标性建筑群”及商业中心。此外,天朗·大兴郡、鑫苑·大都汇等大兴新区里的任何一个项目都是可圈可点,任何一个项目吸引的不仅仅是城西市民的眼光,而是整个西安、整个陕西的目光。
是机遇,也是挑战
我们必须承认,大兴新区在国家发展初期曾为西安乃至陕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处在工业变革的大时代,传统的生产方式、经营理念、服务方式成为大兴新区发展面临的瓶颈。实际上,外部环境和因素的影响确实是大兴新区没落的重要原因,但核心因素则在于自身的变革和调整太慢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一个地区的改造与发展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遗留在这片区域内破旧的厂房与仓库与现代化的城市格格不入,但又是这片区域曾经辉煌的见证。要想改造城市发展的“痼疾”,必须找准区域定位,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三思后行。
大兴新区以五金机电贸易业、商贸服务业、住宅房地产业为主导产业,按照“两带、三线、九里坊”的布局,着力打造国际化、现代化商住商贸宜居新区。在生态环境上,北郊城河退水明渠将建成550余亩的大兴公园,陇海铁路及专用线两侧也将建设景观绿化带,曾经破败不堪的铁路沿线,即将脱胎换骨,更加光彩照人。在产业发展上,沿星火路、大庆路、大兴路对原五金机电商圈整合升级,打造国际五金机电商贸产业集群。原来零散的商铺被聚集起来,发挥产业集群效应,获得更大的效益。在人居住宅上,大兴新区将按照两纵三横规划道路干线把区域划分九个社区里坊单元,建设32万人大众精品住宅区。同时,大兴验小学、大兴公园、大兴医院等教育、休闲、医疗配套设施将更加完善。这片土地脱掉了过去衰败的帽子,向着更加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从2006到2016年,十年时间让大兴新区从“脏乱差”的破败面貌成为如今炙手可热的新兴之地。破茧成蝶、涅槃重生的蜕变绝不只是说说那么简单,未来,大兴新区还将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