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三号即将试运营 四项优点萌萌哒

西安网
关注
西安网讯(记者段巍 徐旻禾)随着地铁三号线11月中上旬试运营消息一出,三号线的各项特点也浮出水面。三号线与一、二号线相比有如下几个特点:
行车组织“大小交路”结合,与一、二号线行车组织相比,三号线采用大小交路运行方式。通俗的讲,大交路是指地铁跑完全程,小交路是指将全程中某个站做终点来跑,如同公交车里的“区间”一样,三号采用大小交路是为了适应客流需求和节约电能。三号线香湖湾站为小交路运行的终点,小交路列车在到达香湖湾站后将结束本次运营,而大交路列车到达该站后将继续往保税区方向运行,大交路列车旅速为35.11km/h ,小交路为34.35km/h,高峰期大小交路行车间隔分别为8分50秒和4分25秒。

敷设方式“地上地下”衔接。与一、二号线相比,三号线最鲜明的弱点是既有高架役,又有地下段,是西安第一条“地上地下”的地铁线路。地铁三号线过广泰门站后进入地上,经过桃花潭、浐灞中心、香湖湾、务庄、国际港务区、双寨、新筑七座高架站后到达终点保税区站。高架段通过两条地裂段,穿越浐河和灞河,全长11.6公里。七座高架站站顶距离地面最高处达23米,轨道面距离地面平均14米,这一高度设计便于乘客欣赏沿线美景。

车辆动力“四动二拖”强劲,与一、二号线车辆相比,专线车辆的识别色为紫色,区别于一号线的蓝色和二号线的红色。同时由于地铁三号线全线较长,且线路部分坡度较大,因此采用“四动二拖”六辆编组,即三号线列车每列共有6节,其中动力车有4节,拖车有2节。比照正运行的地铁一、二号线“三动三拖”六辆编组,三号线列车动力更为强劲。

沿线站点“文化元素”鲜明,地铁三号线车站装修设计借鉴了中国传统的符号,汲取。“水系曲线”的概念,与三号线线型走向吻合,是对二号线装修风格补充。各车站力求在统一的风格中体现整体文化内涵,又凸显了个性特点,站站有别,便于市民区分和识别,车站文化墙以丝绸之路为基本设计思路,主要展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家、民族的文化特点、建筑风格等,体现丝绸之路这一古老商道带给沿线各国、各族人民丰富的物质文化财富,彰显了西安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丝绸之路新起点的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