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西安

秦岭打造西安城市新名片 建设好国家一流旅游生态区

秦岭是中国的地理标识,是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事关西安长远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保护好大秦岭,让绿水青山永续,是西安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历史责任。

四年多来,西安通过立法对植被、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出规定,规范矿产资源、交通设施、城乡建设、旅游设施等方面的开发与保护,先后实施浅山坡复绿、环山路点亮、停车场规划、休闲绿道建设、铁锤治理行动……按照“一年有模样、两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的要求,扎实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为保护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维护其生态功能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这座哺育我们的“父亲山”,正以绿意盎然的姿态,展示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

保护秦岭立法先行

“2013年颁布的《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提出了‘坚持统筹规划、保护为主、科学利用、限制开发、恢复治理、生态补偿’的原则,从‘保护优先’转变为‘保护为主’,保护观念有了明显转变,秦岭保护更加严格。”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秦岭办党组书记焦维发告诉记者,为进一步理清管理职责,增强执法力度,西安市又制定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于今年12月25日起实施。截至9月底,完成《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区重点片区(分区)规划》上报市政府审定。

2014年至今,围绕中省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坚决整治秦岭违建。秦岭沿线有关区县、市级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通力协作,比原计划提前48天完成了202栋违建拆除整治。全面开展清运建筑垃圾、覆土、植树的生态复绿,通过区县和成员单位全面检查,已拆除的145栋违建生态得到了较好恢复,恢复林地145.06亩。

打造西安绿色名片

秦岭保护不是维持现状、被动防守,还应该通过科学有效的生态修复、建设和提升,更好地发挥生态效益,实现主动式、增长式、资源整合式的保护。截至10月底,环山路绿化提升累计已达106.6公里;年底前太阳能光伏照明达到68公里。按照市政府要求,今年还开展了清理整治违章建筑、占道经营等环山路两侧环境专项整治活动。通过专项整治,环山路人文景观档次、文化内涵有所提升,初步形成了具有秦岭特色的良好生态人文环境。

回首四年,展望未来。下一步,市秦岭办将以中央环保督查为契机,进一步巩固整改成效,开展五年治违专项行动,牢固树立起依法保护秦岭的理念。加快制定完善秦岭北麓峪口交通路网设施、停车场、垃圾收集等专项规划,制定秦岭北麓休闲旅游发展规划,利用好秦岭丰富的生态人文旅游资源,建设好国家一流的旅游生态区,打造西安新的城市名片。本报记者李天娇

回眸西安这五年系列报道之二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