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西安

西安年最中国演出人员:拿我们的努力给游客带来开心

新浪陕西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西安年·最中国 ”的台前与幕后

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部

陕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部记者 曹媛媛:作为“西安年·最中国 ”核心文化展示区,曲江新区大唐不夜城·现代唐人街共设置了23组舞台,每天上午九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不间断演出,歌舞、戏曲、杂技、乐器演奏……璀璨灯火下的古都西安,带给市民和游客极具视听享受和参与感的游览体验,也展示出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完美交融的“西安中国年”。而在一场场精彩演出的背后,是数百名演员舍弃休假、默默无闻的努力和付出。“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我们一起走进《“西安年·最中国”的台前与幕后》。

2月13号,正月初九,一场大雪之后,西安城区傍晚的气温已低至零度以下。而在大唐不夜城宽阔的步行街上,人流依然从四面八方汇入,来体验“西安年·最中国”的火爆氛围。

在现代唐人街北口的民俗魂舞台上,堂鼓演奏员伊娜一袭古典裙衫、面带微笑地为台下观众表演。最前排的观众中,有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坐在小板凳上使劲地鼓掌,他是伊娜的儿子。

西安演艺集团西安歌舞剧院演奏员 伊娜:“只要是家里腾不出人手带他,我就必须得把他带过来,我上舞台了,他就乖乖地(坐着),呆一天。

一个人独自带着儿子生活,伊娜是儿子全部的依赖。从腊月二十三到记者采访那天,每天演出六场,早上七点出门忙到深夜,带孩子成了伊娜最头疼的事。

伊娜:“姥姥带,姨姥带,姨妈带。年三十那天回家就等于是陪我妈和孩子来了个新年倒计时,就睡了,因为第二天一大早还得到这来。每天回家,只要他没睡着,第一时间必定会把我的拖鞋拿过来,一直要跟着我到卫生间,看着我洗完手,然后抱一抱。”

聊到这儿时,这位单身妈妈声音有些哽咽。“生活是苦是甜,取决于你怎样理解”,伊娜说,人人都有一摊子家务事,但是你上台那一瞬间,必须面向观众微笑。

“按理说,我们的步行街建设得那么美,人家看哪都行,人家愿意停下脚步来欣赏你的演奏,我觉得这个就是值,就是你站到台上的那一瞬间,就觉得我没白站。”

伊娜是西安演艺集团旗下西安歌舞剧院的一名演奏员,这个春节,西安演艺集团共有近百名演职人员加入到现代唐人街的舞台演出中。最近西安气温变化大,加上每天高频次、高水平的演出,一半以上的演员都病倒了,很多人都在带病坚持工作。吃饭时间也不固定,一天一顿饭的情况也有。

演员:这是热米皮,一份稀饭。

记者:在哪买的米皮?

演员:地下那个小吃城。

记者:多少钱一份?

演员:七块还是八块,快餐类的,只要哪个快,就这样简单一吃。

演员们的休息区在附近一所商场的地下室,距离舞台约有一公里远。近百人挤在两米宽的狭长通道,有人给地上铺了一层薄毛毯,演出服上裹件棉衣,靠着墙抓紧眯一会,有的在补妆,杂技队的孩子们则找来两条木凳,在公共厕所里压腿练功。他们都是十二三岁的少年,18岁的徐勇威来自河南驻马店,他10岁开始学杂技,14岁正式表演,如今已算是队里最年长的。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和母亲视频通话。

母亲:演几场了?

徐勇威:现在已经演了两场了。晚上还有三场。

母亲:咋那辛苦,你吃饭了没?

徐勇威:俺吃过了,你吃没?

母亲:吃过了。

徐勇威:俺爸呢?

母亲:在呢,都好好的,不要挂念……

小伙子有些害羞地说,过年很想回家,但是没办法,有任务在。

西安演艺集团豫剧团杂技队演员 徐勇威:“跟公司签了一年的合同,要在这边一年。(记者:现在在西安呆了多久了?)八九个月了,(记者:对这个城市感觉怎么样?)很好,很满意。每天都能见到不一样的人,很多,拿我们自己的努力去给游客带来开心。

休息区一处公共厕所的室内空间,也成了西安演艺集团豫剧团杂技队演员们练功的场所。

在“西安年·最中国”活动期间,23组门类丰富、互动性强的舞台表演为来到大唐不夜城的游客送上全新的视听享受,人们口口相传也带来了更多的人气。据统计,自今年2月4号以来,大唐不夜城街区接待游客量650多万人次,一条1.5公里长的街道,平均每天来的游客超过70万人次。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个舞台的设计与节目安排既多元化又极具个性,流行串烧、吉他、小提琴、琵琶……音乐应和着灯火,传统与现代混搭,不断有游客拍照、录视频,记录下美妙的一刻。

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的六名年轻女孩组成的“大唐女子乐坊”,绝对是唐人街一道靓丽的风景。阮、二胡、笛子……几人配合默契,演奏融合了流行、爵士、拉丁等多种音乐元素,赋予了民乐独特的时代美感。“满满的中国风” “小姐姐们好美啊!”游客们留下了真心的称赞。

家住兰州的宋玉,今年第一次在外过年。由于气温太低,她吹的笛子都已经冻裂了三根。宋玉说,和姐妹们一起过春节,每天演出,感受西安过年的气氛,也挺开心的。

大唐女子乐坊 阮演奏者 薛瑞:“有朋友在微博或抖音上截图给我(演出照),觉得是挺开心的。

性格直爽的“西安女娃”薛瑞告诉记者,演出中,经常有游客在路边买些热饮送给她们,特别让人感动。她说,在这里演出,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个西安的形象,很自豪。

薛瑞:“游客来到西安,会感受到最真实的大唐的文化,而且我们演奏的一些曲子,特别有西安的那种调调,尽量做到最好。

“我在鼓楼的夜色中,为你唱花香自来,在别处,沉默相遇和期待……”

西安本土“网红”乐队“钟楼兄弟”用歌声告白这座城市,《光》《醒》等原创歌曲,让台下聆听的游客和乐迷,也拥有了一份安静而热烈的音乐心情。

头戴黑色鸭舌帽,一身潮酷范儿的乐队主唱安栋,娴熟地弹着手中的电吉他,看不出他已是一个七岁孩子的父亲。

安栋的家在回坊上,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他和弟弟安梁是一对双胞胎,俩人出生时间仅仅相差5分钟。兄弟俩从小就酷爱音乐,组建乐队之前,安栋曾在西安钟楼前唱了近10年的歌,有时候弟弟安梁也会过来一起唱,大家便亲切地叫他们:钟楼兄弟。

安栋:“(很多人)从路人甲乙丙丁变成了,哇,粉丝,这是一种对我的鼓励和安慰,那种力量是没有言语去表达的。

今年是他们受邀第二次参加“西安年·最中国”活动,安栋觉得,几百万人听他们唱歌,感觉超爽!

“民俗也好,乐队也好,民乐也好,其实就是在找寻那个年代的年味在哪里。我觉得这个仪式感还得带入自然的东西,我们自己内心的东西,我可以跟大家互动,我可以跟大家玩到一起,融合在一起,这才是年。”

如今的钟楼兄弟乐队已经是在全国拥有众多粉丝的人气组合,经常辗转全国各地参加节目录制及音乐活动,但对于西安,安栋和小伙伴们总是有着特殊的感情。今年,他们想为“西安年·最中国”认真地写一首歌。

安栋:“这首歌一定要创作得接地气,一定要反映西安的变化,都得设计进去,认真地去创作。(记者:期待明年还会来?)必须来,而且要带着自己的作品。一定要唱响这条街,也可以说唱响整个西安、中国。”

璀璨夺目、火树银花的大唐不夜城,带给人们无尽的震撼,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我们在欣赏这些盛景时,不应该忘记他们,这些带给我们欢乐的人们……(完)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