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西安

《陕西金石散文百家》图书编辑论证会在西安高新区清华科技园举行

新浪陕西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由著名诗人、文化活动家邢德朝主编的《陕西金石散文百家》图书编辑论证会,7月5日在西安高新区清华科技园举行,陕西省著名作家骞国政、孙见喜、周养俊、王盛华、马玉琛、王心剑、何超锋、傅晓鸣、付士山等参加了论证会。

《陕西金石散文百家》是陕西金石文化艺术界知名作家、诗人的散文作品汇集。它展示出艺术家在金石文化研究、金石文化交流、金石文化探索、金石文化发展方面,人文情怀、家国情怀、道德情意的激情倾诉。

在论证会上,主编邢德朝介绍了《陕西金石散文百家》将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以新视觉、新理念,展示金石文化艺术领域里一批优秀作家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情的家国情怀,通过精美的文采,可以看出作家们的人文大爱、自然大爱、生命大爱、生活大爱。

著名作家、陕西广电厅原厅长、陕西日报社原社长、总编辑骞国政说:文学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金石文化艺术平台推出的《陕西金石散文百家》将是陕西文坛一道新的靓丽风景。散文是一种高雅的文学样式,她以情达意,以意入理,给人以思想的启迪,精神的升华。这部书的创意很好,从文学的层面,体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新时代的社会进步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著名作家、太白文艺出版社原编审孙见喜讲到:《陕西金石散文百家》将陕西文化又一次深化而突现,这是一个很美的创意,它将把陕西文学的振兴,陕西散文的创作发展推向一个更好的舞台。时代更需要文化精神,我们希望更多更好的文学句子和情节,展示社会生活的强劲和动力。

陕西省职工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周养俊在论证会上讲:散文是生活最美的语境,作家深入生活,扎根生命,书写新时代壮阔恢宏的人民史诗,用情感点亮现实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立体的文化屏障,本身就是最美的中国故事,中国风度,现代的文学创作已经向这方面发展,应该看到金石散文创作的优势,精心汇聚文学地标的精典价值,邢德朝主编是有更好的创意,祝这部顺利编辑出版。

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原院长马玉琛在讲话中说:散文是一种高雅的文学模式,写人写景、写事写情,每个人必有个人的认识和意念,能够以神情展现作家对生活、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是散文的精巧之处。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力求把格局与人性的把握作为重要的选稿标准,让优秀的的散文传播文明的声音。散文创作应放大眼光,在随性中由浅而深,以精品拓宽阅读市场,以高标准提炼创作理念和认识空间,相信金石散文选稿能做到这一点。

著名作家、西安石油大学文学院原副院长王心剑在论证会上讲到:散文必须正视一点,那就是作家与人与自然、人与道德、人与社会的关系。作家在心底往往驶向田园牧歌,有情意间给生活抹上浪漫的色彩,可以理解他们的苦心,他们希望社会与自然的美好。散文在人们心中,确实体会和感受大家对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在编辑散文时,要慧眼识亮点,让最美的语言展示给热爱的社会生活。

陕西省国学研究会常务副主席王盛华在讲话中说:《陕西金石散文百家》的编辑出版是一种担当,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能够把文学当作神圣的事业,本身是一种善心,一种博大的格局,我们在保持创作的同时,还要看中青文学创作的优势,让更多新人登上散文的大平台,展现文学队伍的发展和力量。

在论证会上,专家、学者就《陕西金石散文百家》的编辑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已由广义向狭义转变,真正的大散文只有透过文字的哲理,情真意切的表达现实生活。散文传承的是一种穿透灵魂的品质,传承的是一种震撼心灵的思想。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