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赛事

从13.7公里男子组突围靠的竟是TA |西安城墙秋季半马

       46分31秒!这是2019西安城墙(三星)秋季国际半程马拉松13.7公里组男子冠军李鸿浩的夺冠成绩。这并非是李鸿浩马拉松生涯的第一个冠军,但夺冠后的他还是显得很激动:“这次在城墙上奔跑考验挺大的,太不容易了!”

       李鸿浩出生在山东泰安,今年仅有23岁,现居住在河南新乡,就读于河南师范大学,正在复习考研。从2014年首次参赛至今,他已参加过各类马拉松赛事60余场,3次夺冠并多次荣获前三名的优异成绩。

       初中时期的李鸿浩就开始练习跑步,2010年开始进入体工队接受专业训练,打下了一定基础。2014年首次参加在家乡举行的半程马拉松赛,令他印象深刻,“第一次跑没经验,前面跑得太快,后边腿就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最后完全是靠意志力坚持了下来。”

       首次参赛,李鸿浩的最终成绩为1小时15分19秒,获得了第11名。尽管不是一个十分靠前的名次,但对初次参赛的他已是难能可贵,当时的获奖证书,李鸿浩至今还珍藏着。

       长年坚持跑步,带给李鸿浩最大的收获是强大的意志力,遇到挫折时勇于迎难而上。本届西安城墙(三星)秋季国际半程马拉松,他就迎来了巨大挑战。在参赛前很长一段时间复习考研,李鸿浩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赛程刚刚过半,已经感觉比较吃力了。”李鸿浩回忆起比赛中的场景,这对于一位马拉松老手并不多见。

       赛程仅仅过半,便遭遇体能危机,是什么令李鸿浩度过了这一难关?“这得感谢沿途志愿者和观众们热情的加油声,让我坚持到了终点。”李鸿浩说,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外籍人士用英文为他加油鼓劲:“You're great!Come on boy!”

       李鸿浩将观众的呐喊化为坚持前行的动力,更重要的是,他坚强的意志力和以往的比赛经验发挥了作用。“我前几公里速度跑得特别快,导致后半段体能迅速下降;于是我在顶风的时候,就适当调整了配速,最后3公里又适当加了一些速度!” 李鸿浩对自己如何调整状态进行了总结。

       在赛道条件方面,西安城墙与公路的区别,被李鸿浩视为最大的挑战。“在城墙上奔跑对体能消耗更快一些,给选手造成了不少的考验。”李鸿浩谈及了比赛的难点,但他也成功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稳定好节奏,仔细看清脚下的路,就这样跑完了比赛。”

       本次参赛是李鸿浩第一次来到西安,夜跑的经历让这座古城给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傍晚的西安城墙非常震撼,我和我的祖国——西安城墙光影展演,也非常绚丽,”对于赛后的狂欢派对,李鸿浩也称赞有加:“现场的气氛特别嗨,运动员在完赛后还能收获如此的感观享受,有利于赛后心情的放松,也加深了对西安城墙秋季半马的美好印象!”

       不是正在跑马拉松,就是在准备去跑马拉松的路上——这是周边朋友对李鸿浩的印象。本次参赛取得优异成绩的李鸿浩,又将目标瞄准了10月中旬的另一场马拉松赛事。他表示,接下来会去挑战更长距离的马拉松赛,因此需要加大训练量,一步一个脚印努力争取更为出色的成绩。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