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将“十四运”带上珠穆朗玛峰后,他这样说......
“我们为什么要登山,就是为了登上去让全世界看见我们,看见中国;我们要测量准确的高度,中国的高度。”
——电影《攀登者》
珠穆朗玛峰,坐落于世界屋脊之上,矗立在群山之巅,“世界最高峰”是它独享的殊荣,它是无数人魂牵梦绕的神圣坐标。2020年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完成峰顶测量任务。就在他们登顶的第二天,另一支登山队雅拉香波珠峰登山队也相继完成登顶,该队伍由15名登山队员和22名高山向导组成,白景天先生是队中唯一一名西安人,57岁的他也是登山队伍中年龄最大的登山者。

6月的骄阳似火,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散发着闷热。当我们在蓝博湾健身工作室遇到白先生的时候,他爽朗的性格却让我们有如沐春风的体会。蓝博湾的工作人员非常负责,一见面急忙让座,并为我们端来茶水。采访的话题自然是从白先生的登山之路说起。

白先生今年已有57岁,却依然拥有一头黑发,虽然脸部有少许冻伤,但依然难掩面色红润。这正是他长期锻炼的结果。
我们问白先生:“在所有成功登顶的人员中您是年纪最大的一位。想问一下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攀登雪山的呢?“,白先生回答:”我从2016年开始接触雪山,第一次爬的是四川雀儿山,大约有6200米,当时也没想着去珠穆朗玛峰,17年初准备去新疆的7500米慕士塔格,这时候我就开始有这种想法,如果7000米我能做到的话,就朝着8000冲击!既然开始了,就要追求极限。“

我们像朋友似地聊着。问到白先生在这个年龄登山的难度,白先生朗声说道:”登山最好的年龄在30多岁,登珠峰体能是基础,最需要的是耐力,耐力不行训练都难,相比于年轻人,我的体力和耐力肯定都差一点,但是我有韧性啊” 尽管之前连续两次攀登高海拔雪山都未能登顶,但当去年11月得知有了攀登珠峰的机会时,白先生没有犹豫就报了名。随后更刻苦的进行着体能强化训练。
今年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白先生的训练计划受到了影响,“原本每周我都会至少爬一次秦岭,但是因为疫情原因秦岭去不了了,我就只能跑步,同时每天负重训练。背着包从一楼走到十六楼,每天会上上下下走好多次再者我要感谢一下西安蓝博湾健身工作室,正是他们根据我的身体情况量身设计的训练计划,让我的身体科学、健康的保持最佳状态。”白先生对我们说到。

攀登珠峰与攀登其他的雪山有什么不同?白先生告诉我们“珠峰最难的地方在8300米到顶峰的这500米之间,它包含了最难的三级台阶,三个台阶都很有难度,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真的是太艰辛了,每做一个动作都十分困难,好在我最终咬牙坚持了下来。再加上岩石横切,很多地方冰爪都踩不全,有两三个人都走哭了。”
问起白先生在登山中一些意外的故事,白先生有点不好意思的跟我们讲:“当年登墓士塔格的时候,我就没登顶,在6900米的时候水没烧开,喝了之后拉肚子了,登到7200米的时候我的肚子实在是忍受不了了。没办法只能放弃了。这次登珠穆朗玛峰上到8100米的时候我又拉肚子了,还好向导非常负责任的帮助,给我吃了很多药,我最终也挺了过去。“

白先生给我们看了他在珠峰拍的很多照片,其中在他登顶之后高举双臂将“喜迎十四运 祝福大西安”的横幅举上头顶的照片令我们感受颇深,“这次出发前我准备了好几条标语,全运会即将来到陕西西安,这对于西安的发展无疑是绝佳的机会。我热爱运动,更热爱家乡,所以就制作了这条标语,希望能为宣传十四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们问及白先生关于未来的打算,白先生深情地说到:“我接下来可能不会再爬高海拔的雪山了,我热爱着西安,既然喜欢爬山,那我就为秦岭的保护做出贡献,每次爬秦岭都会看到很多垃圾,我自己都会捡,但是我深深的感受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我呼吁大家能一起为秦岭的环保做出一些贡献。”

图为登顶珠穆朗玛峰的14人为十四运加油签名标语
山高路远,也许下一次见面的时候已是很久以后,但至少在朋友圈里,我们可以继续感受白先生对生活的热情。我们都向往着他的生活,那种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境界,并不是谁都能到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