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城市频道

岐山县洪沟村土壤改良稻作科研及示范种养殖基地正式启动

新浪陕西城市频道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项目落地实施发展后,不仅能大力提高农田产值,更能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就业,为地方创造超百人就业岗位、每年过亿级经济效益、千万级税收等价值,带动地方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愿景。

2022年5月21日,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洪沟村,一个以一般农田改良高标准水田为基础,建设集合高产值水稻的“高价值研发与精准种植推广”、高价值物种“鼋团鱼/鼋甲鱼”、“鼋素鳅”养殖、综合生态循环农业、生物科研等一体化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随着剪彩仪式的圆满举行正式开工建设。

该项目由陕西省宝鸡市各级人民政府指导,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乡村产业工作委员会、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产品高质量发展专委会、苏陕(西部)合作发展促进会作为产业指导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鼋素(广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项目提供科研及技术支持,陕西景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项目专家团队由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鼋素农业以及多名产业、行业专家组成,共计四个组12人。四个组及相关专家成员分别为:稻作科研专家成员:胡春岭、鲁逸人、赵波、张可一;鼋养殖专家成员:袁祥福、陈锐、魏启进、李全开;智慧农业专家成员:张国山、宋文婷;产业规划专家成员:丁其元、刘丽。

项目总体规划占地面积1350亩,初期示范基地占地面积350亩。总投资1.2亿元,项目初期投资约8000万元。作为苏陕(西部)合作发展促进会的会员单位,景禾农业在促进会的指导下,以“土地改良+高价值种植养殖+智慧农业+产业生态圈”为发展模式,以科技为魂、生态为基、产业创新、品牌引领为核心战略思想,共同构建“种养、科创、研学、观光、品牌”即产、研、销一体化的智慧农业产业综合体。

《天工开物》有云:凡稻种最多。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粘者禾曰稌,米曰糯。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长粒、尖粒、圆顶、扁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

从形状到口感,从颜色到品种,从种粒到果实,无不渗透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辛勤付出。

“鼋”,素有“水下熊猫、国之祥物”之称,是我国国家一级濒危保护野生动物,全国仅剩不到200只,也是世界濒危物种。鼋素产品(鼋团鱼、鼋素鳅)因其富含40多种营养元素,具有生态、生物、医药、科研、文化、经济等巨大的社会和民生价值。

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项目落地实施发展后,不仅能大力提高农田产值,更能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就业,为地方创造超百人就业岗位、每年过亿级经济效益、千万级税收等价值,带动地方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愿景。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我们一起期待: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盛世美景!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