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织密基层民生保障网

新浪陕西城市频道
关注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府谷县始终将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创新帮扶机制、凝聚社会合力,织密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从精准识别到动态监测,从资金兜底到温情服务,府谷县以“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为目标,让社会救助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托起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
量身定制:个性化救助解民忧
清晨5点,天还未亮,52岁的段瑞祥便匆匆赶往府谷县医院附近打零工。傍晚回家后,还要照顾患有精神三级残疾的丈夫武瑞祺。两个正在上大学的孩子每年需花费4万多元的学费和生活费,加上丈夫的医药费,这个家庭一度陷入困境。
转机出现在府谷县民政局的入户走访中。了解到段瑞祥家的情况后,工作人员迅速为其量身定制帮扶方案,将全家纳入城镇低保,为两名大学生申请了助学金。“低保金加上助学金,总算能喘口气了。”段瑞祥的眉头渐渐舒展,“要不然靠我一个人,根本养活不了一大家子。”如今,她打工更有干劲,孩子们也不再为生活费发愁。
像段瑞祥这样的案例在府谷县并非个例。府谷县民政局针对不同家庭的差异化需求,采取“一户一策”的救助模式,通过低保、教育资助、临时救助等政策叠加,确保帮扶精准到位。
雪中送炭:临时性救助暖民心
在府谷县二道街水泥厂家属房,57岁的郭美霞正整理着成摞的药盒。她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病等6种慢性病,需长期服用12种药物;丈夫潘广林因肺功能衰竭,每天吸氧长达16小时。老两口每月药费高达3800多元,几乎掏空了家底。
社区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为其申请临时救助。 2024年2月,5000元救助金打到郭美霞的账户上。“这笔钱真是雪中送炭!”她哽咽道,“我们两口子行动不便,要不是政府帮忙,真不知道日子该怎么过。”
社会救助,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第一道防线。府谷县始终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重要任务,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力度,拓宽救助覆盖面,建立“主动发现、动态监测、快速响应”机制,通过大数据比对和网格化走访,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着力打造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智慧救助、温暖救助,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让社会救助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2023年11月至2024年10月,府谷全县新增城乡低保对象259户546人,目前城市低保对象379户606人、农村低保对象3082户5869人。全县累计发放低保、特困供养等救助金1.59亿元,惠及4.69万人次,实施临时救助1299户3162人,救助金额931.18万元。
“今后我们将持续优化救助工作机制,依托数字化赋能,进一步提升救助的及时性与高效性。努力构建多层次救助体系,加大资金投入,扩大救助覆盖面,全方位筑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让每位困难群众都能感受到稳稳的幸福。”府谷县民政局副局长任建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