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城市频道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加强权益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闻发布会

新浪陕西城市频道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2025年4月29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加强权益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争议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陕西法院劳动争议审判白皮书(2020-2024)》和10件陕西法院劳动争议典型案例。

劳动最光荣,依法保障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事关就业之本、发展之基。五年来,全省法院始终把“如我在诉”的理念贯穿劳动争议案件审判工作全过程,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司法服务保障职能,共审理涉及拖欠工资、解除劳动合同、平等就业权等关乎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案件74996件,年均14999件。一是优化审判流程,提升审判质效。利用“智慧法庭”赋能庭审质效,推行在线庭审和同步文字生成、电子送达,庭审流程“全面瘦身”,实现案件快审快结。如汉中汉台法院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依托微信小程序“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等线上调解平台,开展在线调解工作,实现劳动争议纠纷“最优解”。对拖欠劳动报酬、经济补偿、工伤保险待遇等争议不大、诉请单一的简单案件,符合适用简易程序条件的,推行“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和裁判文书,有效提升办案效率。将司法审判的效率作为考量审判质效的重要指标,让当事人的权利尽早实现。二是统一裁判规则,稳定劳动关系双方预期。陕西高院制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劳动争议案件办案手册(试行)》,下发各中、基层法院参照执行,统一认识和裁判规则。同时,规范劳动争议案件的归口管理和审判,省高院和各中院建立发改提指案件定期通报制度,分析研判中、基层法院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程序规范等方面的不足,通过现场答疑的方式,为中、基层法官提供清晰的审判思路和裁判方法。充分利用人民法院案例库、法答网等在线资源,高度重视案例检索,实现类案同判,让智慧法院的司法效能进一步放大。三是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维护劳动者胜诉权益。全省各中、基层法院积极开展涉劳动报酬、涉小标的案件执行专项行动,建立了涉农民工工资案件的“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为农民工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真正让农民工告别忧“酬”烦“薪”。依托大数据,借助科技手段,让执行更加高效便捷。如安康汉滨法院通过“互联网+司法”的“云端调解”模式,打通线上调解履行“最后一公里”。 四是多元合力解纷,构建综合治理大格局。持续推进“法院+工会+N”的多元诉调对接机制。各级法院与同级总工会全面对接和实质化运行诉调对接平台,畅通线上线下调解与诉讼对接渠道,构建起“一站式受理、全流程对接、专业化调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劳动监察、仲裁、调解等管理服务功能同街道一级工会力量相结合,实现快速化解、高效便民、互联互通、共治共理的协作共赢效果。人民法院与人社部门定期会商研判劳动争议案件的新情况、新问题,相互通报劳动争议纠纷的风险点,统一裁审规则。积极发挥司法建议的作用,促进类发型纠纷源头化解。如西安中院针对劳动争议案件高发的问题,及时向市人社局发出劳动监察、裁审衔接、协同治理、普法宣传方面的司法建议,西安市人社局回函提出三方面十八项改进措施,实现“一份建议、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五是打造专业化的审判团队,提升选育管用成效。组建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提升劳动争议案件审判质效。如西安雁塔法院采取1+2+1+1(即1名法官+2名法官助理+1名工会诉中调解员+1名书记员)的模式,设立劳动争议速裁团队,做到“简案出效率,难案出精品”。汉中市汉台区法院吸纳熟悉平台经济用工模式的人员加入调解队伍,建立包括企业人力资源高管、律师、行业专家等在内的专业调解队伍,运用专业知识化解平台经济用工纠纷。

下一步,陕西法院将以此次发布会为契机,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积极探索、实质解纷,让每一位劳动者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持续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以劳动争议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稳定。

最后,围绕劳动者权益保护工作,就群众关心的问题,省高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赵学玲、省高院民一庭庭长赵敏回答了记者提问。省人大代表张佳杰、省政协委员谢斌、省交通控股集团总法律顾问毛亚敏现场接受采访。

发布会由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宣教处处长朱蓓蓓主持。陕西省人社厅二级巡视员张倩、陕西省总工会一级巡视员张永乐,部分中、基层法院、民企、国企代表,以及法治日报、中新社等15家新闻媒体参加发布会。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