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登王莽岭 岂识太行山?

新浪陕西
关注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王莽岭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南端主峰部位,是北纬36度的“绿色宝库”。因西汉王莽和刘秀在此追斗而得名。景区地处太行山脉与中州平原断裂带之最险要处,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由高低错落的500多个山峰组成,最高海拔1700余米,是南太行的最高峰,最低处仅300米。以日出、云海、奇峰、松涛等特色自然风光引人趋之若鹜。素有“清凉圣境”“太行至尊”之美誉。著名的景点有“袖珍石林”“石库天书”“抚琴台(俞伯牙据传在此抚琴相遇钟子期)”等。

图为王莽岭红色印记展。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李柯薪 摄
知其美,更要知其所以美。王莽岭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展示太行山地区寒武纪至新生代的地质演化史,峰丛地貌、岩溶地貌及峡谷景观的形成过程,有罕见的“四世同堂地层”记录了超20亿年的地质变迁。其世界级的地质遗迹、壮丽的云海奇观与厚重的文化传说,共同构成了一部“立体的地质史书”。
抗战名曲《在太行山上》即诞生于此。据载,当年桂涛声转战在陵川,被王莽岭风光感染,胸中一时风雷激荡,写下了“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图为锡崖沟挂壁公路。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李柯薪 摄
而“之”字型锡崖沟挂壁公路更可谓是太行山精神的真实写照。挂壁公路共有八条,王莽岭景区独占两条,锡崖沟挂壁公路即为其中一条,是南太行山区开工时间最早、方法最原始、工具最简陋、施工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挂壁公路。从1962年起,锡崖沟村830口人,历时3代,整整苦战三十个春秋,在头上壁立千仞、脚下万丈深渊的悬崖峭壁上,用钢钎、铁锤等工具在王莽岭绝壁上凿出了一条明明暗暗高差达600米,7.5公里长的“挂壁”公路。被称为开创了中国乡村筑路史上的奇迹,堪称现代版的“愚公移山”。
作为山西省旅游三大板块之“太行”板块的精品龙头景区,这些年来,王莽岭景区大力实施整治提升工程。按照《王莽岭旅游区总体规划》,景区范围拓展为140平方公里,着力构建“一带六区、一核七星”空间布局,打造6大旅游产品体系。以大景区建设为牵引,以提品质为抓手,精雕细琢整治提升,推进文旅融合、业态丰富。

图为锡崖沟太行水镇。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李柯薪 摄
如今的王莽岭处处焕发新颜——仿汉式建筑群的卧龙场古朴庄重;极顶文化休闲综合体片区的日月台、云台、玻璃栈道、星光露营地现代时尚;极顶片区向南,穿过“之”字形挂壁公路,重新规划建设的锡崖沟片区内,高端康养民宿群错落有致地分布山间,宛如世外桃源,与王莽岭景区共同打造了太行云顶、清凉圣境、太行水镇的一幅太行山居图。
据悉,太行锡崖沟旅游度假区已于2024年6月获评山西首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王莽岭争创5A级景区也被列入年度文旅工作重点。(来源:黄河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