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城市频道

莫让“面子”遮了“里子” 杜绝商品过度包装

新浪陕西城市频道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莫让“面子”遮了“里子” 杜绝商品过度包装

——陕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内蒙、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十一地消费者组织联合发布商品过度包装消费提示

近年来,为追求商品高档次、奢华感,部分商家过度使用繁复包装的现象屡见不鲜。过度包装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又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与绿色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背道而驰。在此,陕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十一地消费者组织向广大消费者和经营主体共同发布商品过度包装消费提示,倡导全社会共同抵制商品过度包装,遏制资源浪费,培育简约适度、绿色环保的消费新风尚。

一、生产者落实主体责任,做低碳环保的“践行者”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23350-2021)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生鲜食用农产品》(GB43284-2023)两项国家标准,对包括茶叶在内的31类食品、16类化妆品的包装层数、包装成本、空隙率等均做了严格限制;明确了蔬菜(含食用菌)、水果、畜禽肉、水产品、蛋共5类生鲜食用农产品是否过度包装的技术指标和判定方法。其中:粮食及其加工品、月饼及粽子不应超过三层,其他商品不应超过四层;月饼和粽子包装不应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生鲜食用农产品包装成本与销售价格的比率不超过20%等。生产经营企业须严格履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主体责任,遵守国家标准的要求,推行绿色包装技术,减少冗余结构,开发可重复使用、多场景应用的包装设计,摆脱过度包装制造“伪高端”形象的路径依赖,以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经销商把好流通关口,做简约之风的“推动者”

经销商是抵制过度包装的重要力量,可从选品、销售、仓储、反馈等多维度协同发力。选品阶段,建立严格的包装审核标准,将简约环保指标纳入供应商合作评估体系,优先采购采用可降解材料、精简设计的商品,拒绝包装层数超标、耗材冗余的产品进入流通渠道;仓储管理时,合理规划货物摆放,避免因包装过大造成空间浪费,降低仓储和运输成本;销售过程中,通过设置绿色消费提示标识、开展环保宣传活动等方式,主动向消费者传递环保理念,引导理性消费,不以包装奢华程度作为营销噱头,鼓励自带包装购买商品的消费者。同时,定期收集消费者对商品包装的意见,汇总形成数据报告反馈给供应商,推动生产端优化包装设计,以全链条协同推动绿色消费生态构建。

三、消费者践行理性消费,做绿色消费的“参与者”

过度包装往往采用多层材质、复杂结构,甚至搭配高价附属品,使商品包装体积、重量远超实际需求;过度包装产生的废弃物难以降解,对土壤、水源造成长期污染;同时,过度包装导致商品成本大幅增加,近则伤及消费者的钱袋,远则殃及我们每个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消费者在购物时,要树立科学、绿色、健康和理性的消费理念,注重商品本身的质量和性能,摒弃攀比之风,优先选择包装简约、资源节约型商品,拒绝为过度包装买单。

西部十二地消费者组织提醒:抵制商品过度包装需全社会共同努力。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绿色包装产品,消费者要树立正确消费观念,主动抵制过度包装商品,对消费中遇到违反过度包装国家标准的浪费行为,主动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