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领跑 西安稳居假日经济“顶流”

新浪陕西城市频道
关注城墙下汉服游客络绎不绝,品牌首店门口排起长队,夜游演艺场场爆满,中秋家宴刷屏不断……
国庆中秋假期,西安再度以“顶流”之姿,点燃一场从“打卡”到“消费”的全链条热潮。
数据印证热度:西安共接待游客2007.75万人次,游客总花费达到199.59亿元;10家重点商业综合体客流量616.58万人,同比增长31.16%,销售额9.36亿元,同比增长8.88%。国庆中秋假期文旅消费Top10城市榜中,西安位列全国第三。
这座千年之城,正凭借对文化IP的深度挖掘与场景创新,为假日经济打开了全新副本。
从“看景”到“入景”
西安的持续走红,从来不是偶然的“流量眷顾”,而是文化IP深度挖掘与场景创新的必然结果。
这个假期,西安文旅的关键词是“沉浸式”——让游客从“旁观者”变成“景中人”。
图源:遇见城墙
西安城墙将13座敌楼全新升级为微型主题展馆,以“城墙历史”“中华文明”“陕西非遗”为脉络,让游客在砖石间“读懂长安”。假日限定演艺同步上线,古老的城墙化身巨型时空剧场。
诗经里景区把“诗会长安”和唐诗文化搬进小镇,每天近300场节目轮番上演,40位古装NPC驻守园区,游客对诗成功,就能赢得“银票”在指定商铺消费。
没有走马观花的匆忙,只有沉浸式体验的沉醉。永兴坊非遗街区推出“做月饼、猜灯谜、穿汉服”三连体验活动,带动外宾二次消费同比提升120%。

图源:遇见城墙
科技则让沉睡的文化“活”了起来。大唐不夜城曲江飞行剧院推出《长安之上》XR新体验,运用全球领先的裸眼3D技术,全感官模拟系统,让每一个观众都能“触摸”到盛唐。这些新玩法,让历史文化从“静态展陈”变为“动态体验”。

图源:西安文旅
中秋月宴更成为现象级文化传播事件。董宇辉与国乐大师方锦龙、历史学者于赓哲等嘉宾共赴“长安夜宴”,不仅复刻了唐代“宝相花纹胡饼”,更生动演绎了《霓裳羽衣曲》的盛世华章。截至10月6日,直播观看人次突破1140万,最高同时在线人数接近56万,创下西安传统文化传播新纪录。
“诗中有景、景中显诗”的盛宴,让“唐诗之都”破圈传播,景区客流和二次消费的增长水到渠成。
消费热力全开
商文旅的深度融合,在火热的消费数据中得到印证。
“双节”假期,西安消费市场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活力,多元场景持续激发游客消费潜力。数据显示,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50家商贸流通企业实现销售额32.3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31家零售企业商品收入30.4亿元,同比增长2%;19家餐饮企业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24.7%。

图源:西安SKP
各商圈商超推出节日限定促销。SKP“十一假期购物季”、砂之船“8周年庆超级折扣”、老城根“星火月圆,徜徉美好假日”等活动,分别带动销售额同比增长15.5%、15.5%、10.7%。
这股消费热潮中,“首店经济”表现抢眼。高达基地西北首店开业后,收银台前排起长龙。MUJI無印良品曲江创意谷店连续两天全国销售额第一。
“30多家轻餐首店基本家家排队,带动整个楼层客流量翻了近4倍。”西安赛格国际购物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图源:曲江新区
据统计,2025年1-8月,西安累计引入各类首店151家,其中全国及区域首店共59家,城市首店85家;举办首发活动99场,其中全国首发6场、区域首发25场、城市首发68场。
与此同时,政策红利精准撬动消费市场。假日期间,新能源汽车补贴0.143亿元,带动消费6.88亿元,二手车补贴72万元,带动消费5004万元。盒马鲜生通过发放网络消费补贴,带动销售额同比增长48%。
“第二十届西安国际车展”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加持下,接待观众32.2万人次,达成订单2.1万台,订单总金额42亿元。
更具创新性的是“票根经济”全面发力。西安推出“票根大礼包”等优惠活动,覆盖260家餐饮住宿企业和31家文旅体商户,串联演艺、旅游、餐饮、住宿、零售等多重消费场景。
从“门票经济”到“票根经济”,从“单点消费”到“链条消费”,西安用“政策+场景”的组合,让游客“打卡”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买单”,实现流量向留量的高效转化。
“组合拳”背后的城市智慧
西安假日经济热潮背后,是一套“顶层设计+精准落地”的促消费组合拳,将文旅流量转化为持续的消费动能。
“供给端”持续推进商文旅体融合。今年以来,市商务局策划“1+5+28+N”系列促消费活动,双品网购节、夜间经济主题活动覆盖全城。
假期期间,进一步推出“长安夜・夜未央”主题打卡、汽车展销、家电补贴进社区等活动,构建“文化赋能+科技体验+消费惠民”三维假日消费空间,不断丰富消费供给。

图源:西安文旅
“服务端”聚焦游客体验优化提质。针对“演唱会经济”,今年出台了专项服务保障方案,延长公交运营时间、增设临时停车场、开通歌迷专属通道等举措。
入境游服务方面,曲江华物・大唐不夜城主题文创旗舰店获得离境退税资格,大悦城打造西安市“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实现Alipay+便利支付标识全覆盖。细微之处的服务提升,构筑起西安国际化消费环境的坚实基础。

图源:大唐不夜城官方
创新转化文化价值,亦是关键一环。从中秋月宴到兵马俑VR,从大唐不夜城到《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西安将深厚文化资源转化为极具吸引力的消费IP,用“唐诗之都”“丝路起点”的独特标签,让每一次消费都成为文化认同的强化过程。
正如游客张先生所说:“在西安,花钱不仅是买东西,更是买一段有故事的体验。”
既守得住历史文化的根脉,又跟得上消费升级的步伐,既善于“造场景”吸引流量,更懂得“促消费”留住客人。当文化成为底色,创新成为常态,西安的假日经济,将是一场持续升腾的盛宴。
来源:西安商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