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教育

陕工学子三下乡:纪实五|爆轰声远去,精神永留存

新浪陕西教育频道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7月18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学院“两弹一星”薪火传,“匠心铸梦”正当时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原子城爆轰实验场,切身感受先辈们奋斗一生所留下的壮观场景。

参观爆轰实验场

原子城爆轰实验场位于青海省海晏县西海镇辽阔的金银滩草原深处,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221厂甲区西北部东西宽约10公里、南北长约3.4公里的坡地草原上,占地面积34平方公里,建筑面积3270平方米。1995年5月11日对外开放的爆轰实验场又称“靶场”。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参观了浮雕墙、钢板试验墙以及爆轰实验场的三个展厅,展厅通过实物、蜡像、模型、图片、影像等,生动展现了当时进行各项爆轰试验的工作场景。爆轰实验场是我国一座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科研设施,它曾为保障我国核事业的发展、提升国家安全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验场上最令实践团成员们震撼的是一面浮雕墙,上面醒目地写着《民族的脊梁,国家的骄傲》,墙正中是原子弹爆炸时升腾而起的蘑菇云,两边镌刻着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立下赫赫功勋的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陈能宽、彭恒武、周光召、朱光亚、郭永怀、程开甲、于敏10位科学家。爆轰实验场还有一堵面对爆轰方向的钢板试验墙,是用来抵挡原子弹试爆辐射,钢板上留有多个观测孔。墙体上还布满了弹痕,当时巨大的冲击波裹挟着弹片、石头子溅在上面,密密麻麻的弹痕仍让人能体会到当年试验的惊险与震撼。

  青年党史宣讲

在辽阔的金银滩草原上,爆轰实验场只是小小的几座堡垒形半掩埋式平房。实践团成员李旭栋站在浮雕墙前为大家带来《钱三强—我们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主题宣讲。他的宣讲慷慨激昂,热情洋溢,如同炽热的火焰,感染了实践团成员并引发他们的共鸣,实践团成员们看着眼前一座座堡垒,仿佛看到那爆炸后升起的蘑菇云。

  主题实践调研

为了进一步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实践团成员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走向当地居民、驻足游客开展《青海海晏县红色工业资源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与方法》。在调查的过程中,对住在爆轰实验场周围的居民还有前来参观的游客对红色革命的侃侃而谈与深刻见解中,让实践团成员明白历史从未被遗忘与抛弃;让大家看到未来一代的坚定担当与大局意识……。实践团成员向游客们发放问卷,游客们积极配合填写问卷,并热情地与实践团成员交流。此次调研的游客年龄均在18到50岁之间,并且大多数人都知道海晏县原子城的多个红色工业遗址。这说明红色文化对当代人们来说还是具有很深远的影响。同时,游客们在问卷中对红色遗址也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例如:1。希望红色遗址的饭店、交通、购物等相关设施和服务更好一些。2。希望对文化建筑的历史还原度高一点……

开展推普

  重温入党誓词

实践团成员们站在爆轰实验场上重温入党誓词,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响亮的声音在爆轰实验场久久回荡,成员们再次接受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灵魂洗礼。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誓言,时刻坚守自己的承诺,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学生代表诵党恩

参观完爆轰实验场后,实践团成员柳妙珍、石亚彤、陈蕾三位同学以饱满的情感诵读了《生无媚骨,死留芳名》。她们用朗诵的方式对所有科学家们不畏艰险、日夜奋战在爆轰实验场上,面对艰苦的研究环境和危险的工作条件时,他们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学家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唱支红歌给党听

在金银潭草原上,和煦的阳光下,激昂的歌声在飞扬。实践团成员齐声高唱红色经典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实践团成员用歌声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与祝福,更传递了青年一代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的坚定信念。

时代在变,但伟大的革命精神情怀却历久弥新。紧张、忙碌而又充实的爆轰实验场旧址参观研学渐进尾声,但实践团成员们的热情丝毫未减,并更加坚定地发扬传承“强核报国”的信心和决心。

青年红色铸梦之旅是一个漫长又艰难的旅程,但是只要心中有红色信仰,这抹传承百年的红色定将在历代青年的坚持与奉献中变得愈加鲜明,并将在接下来百年甚至千年的洗涤中变得愈发清冽坚韧!这次参观让实践团成员们明白了,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应该更加坚定地发扬传承“两弹一星”精神,赓续革命前辈红色基因,不断汲取奋进力量,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前行……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