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教育

新高考改革下陕西学子的“硬核”选择

新浪陕西教育频道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随着2025年陕西省高考招生录取工作进入志愿填报关键阶段,新高考“3+1+2”新选科模式,已将志愿填报从“选学校”向“专业+学校”的深度转变。

新规则下的新考量:“专业(类)+院校”志愿模式成核心

陕西新高考改革打破了传统文理分科的壁垒,考生拥有了更大的学科组合自主权。考生在选择志愿时,不仅需关注院校层次,更要对目标专业的培养特色、就业前景、选考科目要求有清晰认知,思考所选专业是否真正契合自身学科优势与长远发展兴趣。

根据陕西省教育考试院发布《2025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办法》规定,考生按物理类、历史类两大类分别排序。总分相同时,依次比较:语文+数学总分 → 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分 → 外语分 → 首选科目分 → 再选科目最高分 → 再选科目次高分。

高校按“院校专业组”模式编制招生计划。每位考生45个志愿填报,把握好院校专业组选选择才是核心,同一专业组内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必须相同,组内专业属性、生源要求等保持一致。

应用型理工强校的硬核实力

面对新高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西安明德理工学院以其清晰的办学定位和扎实的育人成果,展现出独特的吸引力。

聚焦“新工科+新商科”,精准对接产业需求。西安明德理工学院以 通信工程 为龙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飞行器制造工程、软件工程等紧随其后,构成了其在应用型理工教育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王牌学科深度融入陕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中兴通讯、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神州数码等企业共建实践平台,项目制教学确保学生掌握前沿技术。

“新工科”+“新文科”双轮驱动,为学生铺设通往未来产业的赛道。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深耕智能制造、信息技术、数字传媒等前沿领域。计算机视觉、产品与交互设计、广播电视制作、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突出“技术+艺术”融合,精准对接陕西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及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蓝图,为蓬勃发展的文化创意、数字营销产业输送复合型人才。

深化国际教育合作,共创全球教育资源。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立足西北,放眼全球,作为西北地区首家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SQA-AD(英国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高级文凭)项目教学中心,学校坚持联合办学模式,不断拓展国际视野,与英国、美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新西兰、西班牙、韩国、泰国等国家的 18 所知名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达成多样化的联合培养项目,涵盖了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短期访学等不同层次的教育。与英国西英格兰大学合作设立了陕西省唯一的“英国西英格兰大学学术中心”以及“英国西英格兰大学陕西学术中心”,与韩国延世大学建立“中韩青年文化交流基地”,开展“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成为孕育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沃土。

“产教融合”锻造硬核就业竞争力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办学20多年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以教师为要,以责任为重的办学理念。深化与行业头部企业的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建设实训平台、组建双师型队伍。

学校与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西安航光卫星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软通动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等企业共建“人才共育基地”,培养行业所需应用型人才。

随着西安“双中心”城市建设提速,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正以扎实的产教融合根基,为区域发展持续输送“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应用型人才。这三年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平均超过92%,考研上线率和录取率保持在10%以上,综合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区域经济社会得到彰显。

选择明德 锚定未来

陕西新高考模式赋予选择更多维度,推动着人才选拔与培养逻辑的深刻变革。当兴趣与专长、产业需求与院校特色形成共振,志愿便不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通往未来可能性的钥匙。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以应用型定位的精准性、专业建设的硬实力、产教融合的深厚度,涵盖普通本科、专升本、高职专科以及继续教育国际教育和培训多层次的办学体系格局,定能成为广大考生的“硬核”之选。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2025年在陕本科计划招收2090人,并开放多个热门专业供考生选择。为了让广大考生及家长深入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自 6 月21日起开展校园开放日,欢迎考生及家长随时到校参观。最新动态敬请关注“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招办”微信公众号。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