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金融消保大家谈活动圆满收官

新浪陕西财经频道
关注3月14日下午,陕西省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联合西安仲裁委员会、西安地方金融协会共同举办的《理性认识市场 投资量力而行》“3·15金融消保大家谈”线上活动圆满结束。
两小时的活动中,3位专家、领导分别从金融行业消费者保护涉及的法律问题、行业发展、理性投资和权益保护等方面,全方位立体为大家做了解读,从实操的角度提出了具体实用的建议和意见。
商睿,陕西省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秘书长,曾任职工商银行法律事务部、投资银行部,国有大型投资机构资本运营部、金融部,知名私募基金高管,现任方睿家族办公室执行董事,他为大家带来了《理性投资,防范“伪私募”》的主题分享。

商睿表示,随着基金行业的发展,行业的关注点逐渐提升,出现了不法分子冒用中基协或者地方基金业协会会员机构以及在中基协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名义进行违法活动,表现为冒用公司名称、注册商标,盗用从业人员肖像伪造非法APP、非法网站并实施违法宣传和违法募集资金等活动。他提示广大投资者对此类违法活动要加强防范、注意辨别,建议通过登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方网站(www.amac.org.cn),查询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信息,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坚决反对任何冒用协会会员机构和在中基协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名义开展违法活动。投资者如发现上述不法行为,请及时收集保存证据,并立即向公安机关、监管部门举报。
王刚,陕西省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理事,西安江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执行总裁、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西北大学中国西部企业资本研究院院长,西安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他为大家带来《在经济新常态中做理性投资者》的主题分享。

资本市场作为实体经济的加速器,投资收益率和GDP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王刚先生从投资的历史演变和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谈起,通过对美国等相对成熟资本市场投资收益率和GDP关系的观察,分享了他对资本市场的思考。在当前新经济常态下,他给了投资者4个建议:
第一、理性认识资本市场,对未来的收益率要有理性的预判。在投资过程中,顺应经济转型和经济改革,从中作出正确的抉择。
第二、理性认识投资品种,选择正规、专业的投资机构,选择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坚持分散化原则。投资前可查询相关机构的资质。
第三、提高控制风险的能力。投资回报来自承担风险的补偿,风险控制能力提高了,投资回报也相应会提高。
第四、善于总结,不断复盘。投资者要“投资即决策”,理性认识市场,行稳致远!
金融消费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那么,金融消费者到底享有哪些权益?通过哪些法律来保护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监管机构如何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呢?
西安市律师协会副会长、西安仲裁委员会资深金融仲裁员、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建生为大家来的主题是《浅谈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八项权益》。

传统金融服务中的消费者,包括存款人、投保人等为保障财产安全和增值或管理控制风险而接受金融机构储蓄、保险等服务的人;另一类是购买基金等新型金融产品或直接投资资本市场的中小投资者。
金融消费者享有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信息安全权。



杨律师提示大家:
一、金融消费者与银行、支付机构因购买、使用金融产品或者服务产生民事争议时,可以先向银行、支付机构投诉,在其营业场所、官方网站首页、移动应用程序的醒目位置及客服电话主要菜单语音提示等地方可以获得该机构的投诉受理方式,银行、支付机构收到金融消费者投诉后,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进行处理,并告知投诉人处理情况。
二、通过电子商务、网络交易购买、使用金融产品或者服务的,金融消费者通过银行、支付机构住所地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进行投诉。
三、金融消费者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进行投诉,应当提供姓名、有效身份证件信息、联系方式、明确的投诉对象及其住所地、具体的投诉请求、事实和理由。

本次活动由商睿主持,西安仲裁委员会金融仲裁院院长曹姗姗首先对活动进行了介绍。陕西省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秘书长、证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参加了此次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