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里的30万:一份特殊的“年终奖”

新浪陕西财经频道
关注“老张,带人把新到的肥料搬到库房;老李,把咱们的滴灌系统再检查一遍!”在洛川县千亩苹果基地里,周宏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工作。这位曾经的普通果农,如今已是当地知名的苹果产业带头人。谈起创业历程,他感慨道:“邮储银行救过我的急,也托过我的底,这份情我一辈子忘不了。”
周宏与邮储银行的合作始于陕西省洛川县黄章金盆村信用村建设。作为邮储银行洛川县支行重点支持的信用村,该村通过银政合作建立了高效的信用评价和融资通道。2011年腊月二十九,寒风裹着雪花扑在周宏脸上,他攥着厚厚一沓工资表,蹲在果园仓库门口一根接一根抽烟。“年底苹果行情差,果款回不来,40多个工人的工资还差几十万……”他盯着手机里工人发来的催款短信,喉咙发紧。下午3点,邮储银行洛川县支行客户经理的电话突然响起:“周哥,批了,批了!贷款批了!马上就到账!”原来,支行通过信用村绿色通道加急审批,连夜协调放款。
“我当时手都是抖的,这笔钱是工人的血汗钱,更是良心钱啊!”周宏冒雪赶到银行,看着转账成功的界面,眼圈通红。当天下午,工人们领到工资时,有人抹着泪说:“周老板守信,邮储银行仗义!”
正是这次经历,让周宏与邮储银行的信任愈发深厚。一转眼,13年过去了。周宏已从10余亩果园的普通农户变成了承包2400余亩果园的专业大户。邮储银行洛川县支行对周宏的资金支持也从最初的个人授信30万增至小企业授信的380万,助力周宏的产业版图快速扩张。
信用村建设不仅为周宏提供了“雪中送炭”的应急资金,更通过长期信用积累构建了“锦上添花”的发展生态,现如今,一棵棵苹果树、一个个红苹果,也变成了点亮乡村振兴的致富树、黄金果。(延安市分行 谢晓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