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财经

党建赋能践初心 金融为民谱华章邮储银行延安市分行以张思德精神引领基层服务新风尚

新浪陕西财经频道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巍巍宝塔山下,张思德纪念广场旁,坐落于延安市枣园路的邮储银行延安市分行,始终以“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为坐标,将张思德精神融入血脉。这里,是红色基因的传承地,更是金融为民的实践场。依托毗邻张思德纪念广场的地理优势,该行深刻汲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养分,创新构建“党建+金融”服务模式,以“张思德金融团队”为载体,将红色信仰转化为服务动能。从田间地头的惠农信贷到适老便民的暖心厅堂,从纾困小微的“及时雨”到特事特办的“绿色通道”,该行用行动诠释“党旗所指,服务所向”,让新时代金融为民的篇章在革命老区熠熠生辉。

党旗飘扬在一线:张思德服务队打通普惠“最后一公里”

“党员带头干,服务到田间!”这是邮储银行延安市分行“张思德金融服务队”的行动口号。2022年,该行以党支部为堡垒,党员为先锋,组建专项服务团队,将主题党日活动与服务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在宝塔区柳林镇南庄河村,党员骨干带领队员深入果园,与9户果农现场签订惠农信贷合同,量身定制融资方案,精准破解农忙季节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果农杜刚强感慨:“以前贷款像爬山,现在邮储银行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咱心里踏实!”

延安某油服企业因项目中标急需资金,服务队党员专班主动对接,提前介入授信流程,在中标前即为其开通300万元专项信贷额度,通过“党员包干制”全程跟进,确保资金“线上秒批、线下速达”。“邮储党员的服务效率,让我们在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企业负责人由衷赞叹。类似案例层出不穷:粮油批发商侯文刚因春节前资金链断裂,服务队党员连夜审核材料,次日成功实现放款,助其保住供应链。截至2024年,该行累计评定信用村1199个,为2万信用户授信超4.3亿元,全年向小微企业投放贷款21.89亿元,以“红色速度”托起群众致富梦。

红色厅堂暖民心:党建赋能打造“家门口的金融港湾”

走进邮储银行延安市分行张思德营业厅,“党员示范岗”的标识格外醒目。这里不仅是业务窗口,更被群众称为“有温度的红色驿站”。该行以党建引领为纽带,将厅堂改造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增设无障碍通道、轮椅、血压仪等适老化设施,党员志愿者轮流值守“敬老专窗”;儿童陪护区内,青年党员化身“临时家长”,陪孩子搭积木、读绘本,让等待变成温馨时光;智能服务区配备“党员引导员”,手把手教老人使用自助设备,跨越“数字鸿沟”。“服务细节见初心,党员同志真是贴心人!”客户李阿姨的称赞道出了群众心声。

针对偏远乡村,该行成立“党员移动服务队”,携带智能终端走村入户,将柜台“搬到”田间地头。在安塞区高桥镇,党员骨干为腿脚不便的张大爷上门办理社保卡激活;在甘泉县劳山乡,服务队为留守妇女开设“金融夜校”,普及反诈知识。据统计,该行已通过“红色移动厅堂”为2000余名村民办理业务,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急难愁盼显担当:党建引领筑牢“民生服务防线”

“关键时刻,党员冲得上、顶得住!”某日临近下班,邮储银行延安市分行营业部接到公安机关紧急请求:需立即扣划涉案账户资金。党支部书记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带领党员骨干重启系统、开辟“司法绿色通道”,半小时内完成关键操作。“银行业务有时限,为民服务无时限!”公安干警的感谢,成为该行“特事特办”的最佳注脚。

该行将“群众需求清单”转化为“党员责任清单”:在残损币兑换窗口,党员带头践行“零拒绝”承诺,年均兑换残币超50万元;面对突发疾病客户,党员驱车百里护送就医,用行动诠释“金融为民”的温度。一名老党员在笔记中写道:“穿上工装,我是邮储人;戴上党徽,我就是群众的勤务员!”

从革命老区的田间地头到城市街巷的金融窗口,邮储银行延安市分行以党建为笔、以服务为墨,绘就了一幅党业融合的生动画卷。未来,邮储银行延安市分行将继续深化“张思德服务”内涵,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金融服务同频共振,以更坚定的初心、更温暖的举措、更高效的担当,奏响新时代金融为民的“最强音”!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