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尿尿泡沫多是肾脏出了问题 是这样么?

新浪陕西
关注小悦悦(化名)今年7岁,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悦悦的妈妈最近发现悦悦的尿中出现了很多泡沫,静置后不易消散,而且早晨睡起来眼睛有点肿,于是悦悦的妈妈带着孩子来到了我院的肾脏科,医生检查后发现悦悦的尿常规中尿蛋白是3+,进一步查血液检查,医生说可能是悦悦的肾脏出现问题了,建议悦悦赶紧住院治疗。那么,如果孩子的尿中出现了泡沫怎么办呢?
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孩子的尿液中突然有很多泡沫,针对大家心中的疑惑,下面将会揭开泡沫尿的秘密。
尿中有泡沫就是肾病吗?
首先,尿中有泡沫不一定是肾脏问题哦!因为尿液中含有一些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这些物质会使尿液张力变强,因此小便的时候可能会冲起泡沫。健康的宝宝在尿液排出体外的时候因为各种因素有时候难免会产生一些泡沫,这可能是正常现象哦。
如果是以下这些情况,各位家长朋友们,尿中有泡沫可能不需要过度紧张哦:
①饮水较少导致尿液浓缩、小便时因重力冲击小便池。
②尿路感染时因细菌繁殖导致的尿液成分改变。
③暴饮暴食的时候,或者是一次性吃了太多含有蛋白质的食物。
④剧烈活动、长久站立、情绪波动等也会出现短暂性的蛋白尿。
小贴士:如果这个尿中泡沫很快就会消失了的话,一般不是尿蛋白导致的。如果这些泡沫漂浮在尿上面,长久不会消失的话,那就要考虑蛋白尿了。
什么是蛋白尿呢?
因为肾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又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大分子的蛋白不能从肾脏滤过,而小分子的蛋白滤过后又会被重吸收,所以健康人尿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150 mg,但是当尿中蛋白质的含量超过正常范围时,称之为蛋白尿。临床检验尿常规中,尿蛋白这一项正常为阴性(“-”),若出现“+”提示可能有蛋白尿,这是不是就代表有肾脏疾病呢?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蛋白尿的分类、性质及与肾脏疾病的关系。
1、暂时性蛋白尿
也叫一过性蛋白尿,尿蛋白会短暂间歇性出现,是儿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可出现在发热、 剧烈运动、脱水、感染或寒冷刺激之后,待上述症状缓解后蛋白尿可消失,这通常是不需要治疗的,定期监测尿常规即可。
2、体位性蛋白尿
这种蛋白尿的特点就是直立位时有尿蛋白的排泄增加,而平卧位时没有尿蛋白,多见瘦长体型的青少年,这种蛋白尿对孩子的身体基本上没有影响,一般也不需要特殊治疗,而且蛋白尿的情况通常也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3、溢出性蛋白尿
指某些体液蛋白产生过多,经肾小球滤出超出了肾小管的再吸收能力所致的蛋 白尿,临床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本-周蛋白、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肌红蛋白、溶血性疾病的血红蛋白等,这就需要住院进一步检查哦。
4、孤立性蛋白尿
临床上没有浮肿、少尿、高血压、肾功能异常等症状,但反复查尿常规可见尿蛋白定性阳性,尿蛋白定量升高,故称之为孤立性蛋白尿,对于这种无症状又无明显病因的蛋白尿患儿,首先应除外一过性蛋白尿和体位性蛋白尿,如果病因仍不明确,肾脏持续漏蛋白,家长朋友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尽早来我科门诊就诊做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必要时需要行肾脏穿刺活检术或者基因检测哦。
5、非孤立性蛋白尿
孩子不仅有蛋白尿,可能还伴有皮疹、浮肿、少尿、血尿、高血压或者肾功能异常等,对于这类蛋白尿的患儿,尤其是对于持续、大量的蛋白尿的患儿,一定要注意除外潜在病理性因素的可能,考虑原发或者继发性的肾脏疾病,比如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甚至遗传性肾病等,建议及时带患儿肾脏科门诊就诊,接受肾病专科医生的评估,进一步查明病因,尽早干预,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延缓肾脏损害,定期肾脏科随访。
写在最后:
如果您的孩子的尿常规尿蛋白呈现“+”,为谨慎起见,可以多查几次尿常规,如果是持续性的蛋白尿定性阳性,尽早就诊,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
所以,各位家长朋友们,如果发现孩子的尿中出现了泡沫,尤其是静置后不易消散的泡沫,一定不能忽视哦!
稿件来源:西安市儿童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