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心梗致命悬一线,多学科联动创生命奇迹

新浪陕西健康频道
关注10月18日,38岁的马先生因“急性心肌梗死”导致呼吸心跳骤停。。。 。。。值得庆幸的是, 西安市长安区医院心血管内科、急诊与危重症医学科、介入手术室多学科联动,在前有急诊救治对症、术中高超介入手术救治、ICU团队保驾护航的团结协作、无缝衔接下,准确判断,科学应对,打赢了一场与死神比速度、从死神手中抢生命的战斗。
10月18日中午,家住郭杜街道的马先生在家突然大汗淋漓且胸口剧烈疼痛久久不能缓解。家人立即将其送到 西安市长安区医院急诊科,心电图显示为急性心肌梗死。在准备与心内科会诊时,患者突发心跳停止,意识丧失,情况十分紧急。面对如此危险的情况, 西安市长安区医院急诊科救治团队快速反应,进行持续心肺复苏与电除颤。

心血管内科焦峰军主任立即来到急诊科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患者急性左主干闭塞心肌梗死,是临床最危急和难以处理的疾病之一,被称为“超级杀手”,猝死率极高。如果不手术,患者存活的可能基本为零,如果手术,患者还有一线生存的希望。面对鲜活的生命和家属渴求的眼神,大家没有任何迟疑,第一时间护送患者来到介入手术室。
高超介入技术 为救治赢得先机
患者送入介入手术室后,焦峰军主任以最快的速度穿刺成功进行心血管造影,结果显示,马先生心脏的一根主要血管——左主干完全闭塞,更令手术团队心头阴云密布的是,造影显示患者的心脏跳动微弱,随时面临停跳,屏幕上只能看到纵隔在呼吸下的微弱推动。这意味着,留给手术团队抢救生命的时间在以秒计算。是选择迎难而上与死神对峙,还是选择保守治疗?这绝对是对医生技术和胆识的无上考验。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取得家属理解支持后,手术团队即刻投身紧张的救治工作。

在医护人员的协作下,焦峰军主任主持手术为患者实施主动脉球囊反搏置入术(IABP)以进行循环支持,同时开通患者闭塞血管。患者堵塞的血管很快开通了,血压和心率情况都有明显改善。整个治疗过程,从患者进入手术室至开通病变血管用时不到15分钟,可谓千钧一发,术者既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开闭塞血管,又要保证心脏避免受到再灌注损伤,当这一切冷静、有序的完成后,患者心跳、血压恢复正常,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都欣慰万分。然而后患仍未解除,患者目前血管只是采用球囊扩张,让心脏有了供血,并没有植入支架,患者的血管病变为三叉病变,这种病变需要处理的时间长、难度大、风险高,而患者目前生命体征非常不稳定,不能耐受长时间的手术,只能先结束手术,后续需进一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第一步手术结束后患者转至ICU进一步接受治疗,在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病情逐步稳定。
10月24日,时隔6天后,马先生精神状态较前好转,血压、呼吸平稳,已可以耐受第二次手术。心内科全队在充分准备下开始了第二次手术。焦主任团队采用了双支架植入球囊对吻技术,避免单侧球囊扩张压迫对侧血管,并使用OCT血管腔内影像技术,观察植入贴壁及放置是否良好,为年轻患者重塑良好血管,降低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率。术后造影患者血管重塑良好,血流恢复良好。

10月27日,马先生在接受了两次心脏手术,并在医护人员精心的术后调养下达到了出院标准。患者家属怀着激动的心情为心内科、急诊与危重症医学科送来锦旗和感谢信。



“我爱人在医护的精妙圣手之下,他微弱的脉动从平滑到活跃,监测器上跳跃的曲线挑起了我们的希望,也挑起了医生乃至整个心内科的欢悦,成功的手术凝聚着你们的心神,也铸就着你们精湛的医术,同时也体现着你们天使般爱的奉献,感谢你们让家庭幸福蜜意浓浓,征程未来信心满满。”
本例患者的成功救治,彰显了 西安市长安区医院胸痛中心团队强大的技术力量、丰富的急救经验及密切的团队合作。 西安市长安区医院将努力将群众家门口的医院办好,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的基层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