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遇上肥胖 中西医协同诊治显特色

新浪陕西健康频道
关注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及周围组织,引发炎症反应的代谢性疾病。肥胖则是体内脂肪过度堆积的状态,通常以体重指数(BMI)≥28kg/m²为判断标准。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对公众健康构成威胁。定期体检筛查血尿酸与体重指标十分关键,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结合西安市第五医院(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为患者提供专业化、规范化、个体化、中西医结合、微创手术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理念,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治未病科积极开展疾病筛查套餐。
痛风筛查套餐:血常规、尿常规、肝功十项、肾功四项、血脂四项、血糖、风湿三项、血沉、心电图、泌尿系超声、关节超声、一般检查、内科、外科、主检及健康指导
肥胖筛查套餐:血常规、尿常规、肝功十项、肾功四项、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四项、甲功三项、心电图、腹部超声(肝胆胰脾双肾)、人体成分分析、中医体质辨识、一般检查、内科、主检及健康指导。

肥胖不仅是痛风发病的危险因素,更是痛风发展的促进因素。医学统计显示,肥胖症患者的痛风发生率比其他人高出50%以上,痛风患者中体重超标者占比高达七成。一方面,肥胖可致体内代谢紊乱,使尿酸生成增加,过多的脂肪组织会促进游离脂肪酸释放,干扰肝脏对尿酸的代谢过程,导致尿酸合成增多;另一方面,肥胖还会降低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能力,肥胖引发的胰岛素抵抗可抑制肾脏尿酸转运蛋白的功能,减少尿酸排泄,使血尿酸水平升高,增加痛风发病风险。
中西医结合精准检测
积极探索创新诊疗手段,将中医体质辨识与人体成分分析仪有机结合,形成中西医结合的特色诊治模式。首先,通过中医体质辨识明确患者体质类型,制定相应的中医调理方案;同时,利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对患者身体成分进行全面评估,为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中西医特色治疗优势互补
坚持中西医协同,优势互补。在中医里,痛风多被归为“痹证”的范畴,认为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再加上后天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等因素,使得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堆积,阻滞经络,不通则痛,这才出现了关节疼痛等痛风的典型症状。而肥胖之人,本身脾胃运化功能就容易受到影响,痰湿内生,更容易加重这种气血不畅、经络阻滞的情况,也就更易引发痛风。通过中医改善患者整体体质,西医精准控制指标,定期评估患者病情,根据中医辩证结果和西医指标变化,动态调整治疗方案,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为有效防控痛风合并肥胖,除了规范的治疗外,还应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在饮食上,减少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摄入,控制总热量,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同时,坚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并适当进行力量训练,提高基础代谢率。
科室简介

西安市第五医院(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成立于2010年,是集健康评估、非药物疗法和传统医学门诊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科室下设治未病门诊、全国名老中医药郑清莲工作室、中医失眠调理门诊、健康促进及体质辨识室、体检中心、围绝经期综合征健康保健联合门诊等。科室外聘全国名老中医郑清莲教授擅长老年病、妇科病、肿瘤疾病等,每周四上午坐诊。治未病、中医失眠调理结合中医体质辨识和经络仪检测,精准辨识体质和经络等诊疗手段,运用中药、非药物疗法配合生活行为指导综合施治、个性用药、整体干预。中西医结合体检模式依托于现代化的医疗设备、检测技术和中医诊断设备,诊断疾病、判断亚健康状态和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达到“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治未病、保健康”,科室始终坚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念,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的优势与精华,综合运用多样化的中医诊疗技术、手段与方法,进行个体化的健康评估、干预治疗与调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