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健康

西安市长安区医院|多学科协作攻坚克难 84岁高龄患者重获“新生”

新浪陕西健康频道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近日,西安市长安区医院骨外科三病区、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肾内科、临床药学室、麻醉科等多科室通力合作,成功为一位高龄、高危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并伴有严重呼吸功能异常、脓毒血症、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多种复杂并发症的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并助其顺利康复下床活动。

患者为一名高龄女性,因“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入院,病情极其危重,入院即陷入呼吸困难的危急状态伴寒战高热。加急完善的检查单上,一连串危急值刺目惊心:动脉血气PH值飙升至7.52,远超正常范围的呼吸性碱中毒已悄然降临;氧分压更是低至 50mmHg,严重低氧血症如同无形的枷锁,正逐步扼住患者的呼吸。

然而,病情的恶化速度远超想象。入院第3天,患者突然陷入神志不清的状态,躁动不安的肢体反应预示着危险升级。检验科传来的危急值再次令人揪心:血培养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脓毒血症的诊断如同惊雷,将患者推向生死边缘。“立即启用美罗培南!” 医疗团队没有丝毫犹豫,强效抗生素的及时输注,如同为患者筑起一道防线,为后续治疗抢下关键时间窗口。

但危机并未就此止步。患者痰液粘稠如胶,随时可能引发窒息风险;血常规检查显示血红蛋白骤降至 68g/L,中度贫血让本就虚弱的身体雪上加霜;白蛋白指标更是低至 21.1g/L,严重低蛋白血症进一步削弱着患者的免疫力。面对多重困境,团队沉着应战:氨溴索静脉输注与雾化吸入双管齐下,化解痰液窒息危机;护理人员每小时一次的翻身拍背,用精细化操作守护患者安全;红细胞悬液与人体白蛋白的紧急输注,一点点为患者补充生命能量,在与死神的博弈中,逐步为后续手术创造出微弱却关键的条件。

面对患者基础状况差、手术风险极高的严峻形势,入院第9天,由骨科牵头,紧急组织了肾内科、消化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全院大会诊。各位专家全面评估风险,深入研讨,最终为患者量身定制了详尽的手术方案与围手术期管理策略。

入院第10天,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各科室的严密护航下,骨三科邢科主任团队成功为患者在硬腰联合麻醉下施行了“左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手术过程顺利,患者安返病房。

术后康复阶段,多学科协作仍在继续。临床药学室专家根据病情变化优化抗感染方案;护理团队精心实施各项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治疗团队密切监测指标,及时纠正术后贫血。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恢复情况一天天好转。

术后第6天,一个令人欣喜的场景出现:老人在助行器的辅助下,缓缓站起身来,迈出了受伤后的第一步。这短短几步路,凝聚着所有医护人员的心血与智慧,标志着这场跨越十余天的生死营救终于迎来曙光。最终,患者以良好的恢复状态顺利出院,重新回归温馨的家庭生活。

此例极高风险骨折患者的成功救治,是医院多学科协作模式(MDT)优越性的生动体现,从危急值预警、快速诊断、有效抗感染、支持治疗到精准麻醉、微创手术及加速康复,每一步治疗都无缝衔接,环环相扣,最终战胜了多重复杂并发症,保障了医疗安全,改善了患者预后,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生命至上的医者初心。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